莎士比亚曾把睡眠比喻为“大自然的保姆”,是因为充足的睡眠使人精力充沛,容光焕发,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润滑剂,能够帮助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达到协调和平衡。
今天带大家走出3个常见的睡眠误区,值得收藏分享~
01科普
睡不着,该吃褪黑素?
我们睡觉需要褪黑素,这已是宇宙共识,所以很多人觉得:
“睡得不好,应该补充点褪黑素。”
“安眠药不敢吃,褪黑素是保健品,吃一吃没关系。”
但其实,褪黑素是否可以作为保健品并未达成全球共识,褪黑素在英国是处方药,在中国、美国等国家,被当作保健品使用。
解答
褪黑素适用的状况和人群
目前,国内外比较公认的,褪黑素适用的状况和人群是以下三种:
1.需要倒时差的出差人士;2.睡眠时相后移:晚上没困意,天亮却很困的人群;3.人体在35岁以后褪黑素水平逐年下降,因此它可能更适合治疗那些衰老相关的失眠。
如果睡不着是因为焦虑或者其他躯体疾病导致,那它就没有那么好效果了,而且长期服用褪黑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也有待验证。
总结
一个人睡不着难受到想吃药这种程度时,很大可能已经发展成慢性失眠了。
不管是急性失眠还是慢性失眠,选择吃药还是用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都要寻根究底,找相关专业人士进行专业评估后对症施策,不要自己盲目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02科普
喝酒真的可以助眠么?
喝酒究竟能不能够帮助睡眠呢?
所谓喝酒助眠,其实类似于酒精助眠,酒精可以抑制大脑中枢神经,也就会产生困倦感,有种想睡觉的感觉,并且起效非常快,会起到抗焦虑的作用。
解答
睡前饮酒降低睡眠质量
尽管酒精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入睡,但在入睡后的时间里,它的作用却是非常“消极”的。
酒后引起的睡眠与正常生理性入睡完全不同,酒后入睡其大脑活动并未得到休息,甚至比不睡时还要活跃得多。
而当酒精已被完全代谢,会出现反弹效应,使后半夜反而睡得更浅,在睡眠过程中会频繁醒来,也就是常说的“睡得不踏实”,而且深度睡眠的时间会大大减少,第二天早上出现早醒的现象。
解答
饮酒可导致睡眠呼吸障碍
有研究表明,平常喝酒的人比不喝酒的人更容易出现呼吸道狭窄和打呼噜的现象,并更容易患睡眠呼吸障碍。
酒精可以使支撑下额的肌肉松弛,进而使呼吸道处于受阻状态。因此,想要减轻睡眠呼吸障碍症状,不仅要减肥,同时还要注意戒酒。
解答
影响身体消化和排*功能
睡前饮酒最易致“胃不和”,影响胃肠消化功能,久而久之对人体会造成诸多危害。
而且,酒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如甲醇、杂醇油、铅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要靠肝脏的解*功能,才能排出体外。
白天人体新陈代谢较旺盛,酒中*素相对容易被排泄(如从汗液和尿中排出)。
但夜晚饮酒入睡后,人体新陈代谢减慢,肝解*功能也相应减弱,有害物质容易积蓄,故对健康极为不利。
总结
总而言之,酒精实际上并不能帮助睡眠,即便它看起来可能使你更快入睡,但饮酒之后的睡眠质量会遭受显著改变和干扰。
03科普
睡得晚就是熬夜吗?
其实不是。睡不够,睡不好,才是真正的熬夜。而衡量睡眠质量的两个关键点:“有规律”和“睡得够”。
解答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比方说,如果你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那么:
晚上11点睡,早上7点起,睡了8个小时,白天精神很好,不会犯困打瞌睡,就不算熬夜;
但如果你习惯了每晚1点睡,并且可以睡到第二天早上9点,醒了也不觉得困,也算不上熬夜,只能说是“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晚睡)。
解答
睡多少算够呢?
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的睡眠时间为7~9个小时,65岁以上老年人为7~8个小时。
所以说,与其纠结是每晚10点睡还是2点睡,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睡,睡够时间更重要。
解答
可以无底线的“晚睡”么
这时候很多人会疑惑:
“既然这样,为什么还会有早睡和晚睡一说呢?”
“晚上十点睡,和凌晨一点睡,同样睡够8小时,效果是一样的吗?”
早有研究表明,深睡眠期分布最多的时间段大概在凌晨2~3点左右,在这之前入睡基本都能保证较充足的深度睡眠,此时身体肌张力逐渐减弱,副交感神经兴奋,几乎无梦,生长激素增多,因此有助于恢复体力。
但如果凌晨3点之后入睡,REM期睡眠会占绝大多数,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不稳、多梦等症状,无论之后睡多长时间,深睡眠时间都是不足的。
江南睡眠质量评价中心
江南睡眠质量评价与干预中心,是江南养生文化村·医疗中心下设的睡眠中心,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质量评价学组合作指导单位及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睡眠康养研究基地。
△江南睡眠质量评价中心
中心配备多套多导睡眠监测仪、便携式监测系统包括:整夜多导睡眠监测、便携式睡眠监测、多次小睡试验、动态视频睡眠行为监测。
△睡眠监测房间
能够完成多种睡眠评价手段包括: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失眠与睡眠节律紊等。
江南国医馆
名中医睡眠干预治疗
孙书臣(孙书臣团队)
中国医院(南区)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专业委员会会长。
业务专长: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耳鼻喉科病症,在治疗睡眠呼吸疾患及相关睡眠疾患和其并发症上有独到之处,尤其善于采用非手术传统中医方法治疗小儿打鼾性疾患,腺样体肥大。
段莹(孙书臣团队)
医学博士,美国注册多导睡眠技师,美国哈佛医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睡眠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业务专长:具备丰富的睡眠疾病诊断、治疗和睡眠技术教育经验,擅长睡眠呼吸障碍正压通气治疗、各类睡眠障碍和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永华
教授、主任医师
张永华医师三十余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擅长失眠、焦虑、脾胃、肝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他在睡眠医学方面的权威性,可以看看他担任的要职:
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杭州中医药协会会长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睡眠与情志疾病分会主委
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
江南国医馆坐诊时间:每月隔周六上午半天
内容综合整理自中国睡眠研究协会,侵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