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睡觉老打呼?
CASE
医案一则
患儿,男,7岁,因“鼻塞十余天”门诊就诊。
患儿十余天前出现鼻塞症状,夜间打鼾明显,张口呼吸,无咳嗽流涕,无发热头痛,曾前往耳鼻喉科就诊,查鼻咽侧位片提示鼻咽气道堵塞约80%,当时建议手术治疗,家长希望保守治疗,故来我科就诊。病来患儿胃纳一般,有口气,大便日解,质尚可,小便无殊。舌红苔白,脉细数。
诊断:腺样体肥大;鼻窒病;痰湿上阻。
治法:疏风化痰,宣通散结。
处方:
川芎6g荆芥10g细辛2g
白芷6g浙贝6g甘草3g
羌活6g*芩6g藿香6g
玄参9g皂角刺6g夏枯草9g
露蜂房3g路路通9g
中药颗粒共7剂冲服日1剂
患儿坚持门诊复诊服药,夜寐打鼾症状明显好转,1月后复查鼻咽侧位片,提示鼻咽堵塞程度约60%,耳鼻喉科医生认为患儿病情好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前(左图)治疗后(右图)鼻咽气道堵塞程度对比
何为腺样体肥大
AdenoidHypertrophy
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
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6岁时腺样体增生最显著,形成腺样体生理性肥大,10-12岁时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
生理性肥大或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病理性肥大,常引起儿童耳鼻咽喉及呼吸道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腺样体肥大。
SYMPTOM
症状
常见症状反复鼻堵、流涕、咳嗽、耳闷、听力下降、睡眠打鼾憋气和张口呼吸等。
腺样体肥大儿童发病率为9.9%-29.9%。
最主要且危害最大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临床主要检查手段包括鼻内镜、鼻咽侧位片、鼻咽部CT等。
TREATMENT
治疗
保守治疗:适合临床症状不明显,偶有打鼾,无明显憋气,检查见腺样体肥大不超过2/3者。
手术治疗:病史确切、检查诊断明确、试验治疗无明显效果的病例主张及时手术治疗。
由于家长担心将腺样体切除后会影响儿童的免疫功能,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可能出现的腺样体残留、手术后复发等情况,往往倾向于保守治疗。
其中保守治疗包括使用鼻喷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抗生素、抗组胺药、血管收缩剂、鼻腔冲洗以及传统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治疗
TCM
邵征洋教授认为小儿腺样体肥大成因多为内有肺脾肾之不足,外因风邪之外袭,夹寒、湿、热为患,同时又与饮食内伤,积滞生热,热熏于咽有关,导致热、*、痰、瘀互结,反复刺激增生肥大。故该病病位在肺,并与肝、脾、肾相关。
治疗上应该以疏风通窍、健脾化痰、活血散结为主。
临床上可采用口服中药联合外治,如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等。中医药治疗不局限于腺样体,而是调整患儿体质,即可避免相关激素依赖、手术风险,又可降低复发率。
邵征洋教授指出
小儿感染后腺样体容易再次肥大,呼噜声再现,最终还是要提高免疫力。
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在于预防反复感冒,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缩小腺样体,症状好转最明显的标志是夜间呼噜声减轻或消失。
一般年龄愈小症状相对轻些,恢复愈快,因此应抓紧干预,及早治疗,并且疗程应当充足,一般2~3个月大多减轻症状,呼噜声逐渐消失,期间不可妄自停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