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暑假,是耳鼻喉科医生最忙碌的日子。
一大波腺样体、扁桃体将被收割。
医生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
“要不要割?不割可不可以?”
▲重庆医院王冰博士:腺样体科普小讲座
什么是扁桃体、腺样体?
在二三十年前,进行手术的原因往往是扁桃体反复感染,但是现在,切除的原因,往往是因为肥大的扁桃体和腺样体引起气道的堵塞。
鼻腔后方的堵塞,
会造成孩子打鼾以及张口呼吸的习惯。
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意识到张口呼吸的危害,
长期的张口呼吸和打鼾,
会严重拉低孩子的颜值。
左图为幼年时切除腺样体之后,恢复“鼻呼吸”的妹妹,
右图为未切除腺样体的姐姐,仍然保持着“口呼吸”,
长大后容貌之间的差异。
长期的打鼾,鼻塞所引起的低氧状态,白天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更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这种后果是老母亲、老父亲们无法容忍的。
扁桃体和腺样体在幼年时肥大,在6-8岁时达到顶峰,随着年龄的上升,它们的体积会渐渐萎缩,一般在12岁时退化。
一般来说,与扁桃体、腺样体相关的问题往往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然缓解,但是这种趋势是无法预测的。
所以,
是静待自然萎缩?
还是积极手术切除?
就成了家长们纠结的问题。
建议尽快手术切除的情况
1、反复发作的扁桃体炎症,1年内感染发作不低于7次,或连续2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5次,或连续3年每年感染发作不低于3次,
2、由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中重度鼻塞,且阻塞症状(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或嗅觉障碍)已持续至少1年,并且保守治疗无效。
3、由于腺体肥大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
手术怎么做?
会留疤吗?出血多吗?
手术操作从口腔进入,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不会在面部留有疤痕。
目前大多会使用低温等离子刀头来进行手术,在切除的同时止血,术中出血量很少,而且刀头产生的温度较传统电刀低,不会对周围组织结构造成“热损伤”。
需不需要手术?
可不可以保守治疗?
还是需要听听耳鼻喉科医生的专业建议。
号外!号外!
7月30日(星期五)
重庆医院
儿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
姚红兵教授又要来我院坐诊啦!!
请看到该消息的朋友们,请相互转告哦!
如发现身边有儿童耳鼻喉相关疾病的病人,可以告诉他们:
“现在大家可以直接关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