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孩子打鼾张口呼吸可能是腺样体肥大
TUhjnbcbe - 2021/8/20 0:20:00

门诊中经常见到家长带小孩子看感冒,有时还向医生诉说自己孩子为什么反复感冒?一感冒就咳嗽、鼻塞、流脓鼻涕,平时睡觉还经常打鼾、呼噜声较大,有的还会张口呼吸,有时会憋醒,白天起床没精神,经常作“清嗓”动作,感觉如成人样有“咽喉炎”。

儿童这种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并伴上述症状者都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所引起的。许多家长对“扁桃体肥大”|“扁桃体肿大发炎”比较熟悉,“腺样体肥大”是怎么回事呢?

腺样体又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是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交界处的淋巴组织(简单点说就是位于鼻后孔与咽上壁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且与咽喉入口紧紧相连)。正常生理情况下,儿童2~6岁时增生最显著,10~12岁左右逐渐萎缩,成人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并引起相应症状者称为腺样体肥大[1]。腺样体肥大最主要的危害是可导致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Syndrome,OSA)。OSA可影响到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出现多种并发症。儿童OSA发病率的资料至今不够确切和完整,最新版《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报告的儿童患病率约为1%~4%。

(腺样体面容)

医生经常说到的腺样体面容是指:长期张嘴呼吸,面骨发育障碍,颌骨变长,颚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出现所谓“腺样体面容”。各个年龄的儿童表现与影响各不同,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年龄较小儿童会经常掏鼻孔,清嗓动作,鼻塞、流涕,主要是因为腺样体肥大导致鼻腔、鼻窦反复炎症分泌物增多,从而导致反复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相反上感、感冒刺激腺样体继续增生。最常见的症状表现就是前面提到的张口呼吸、打鼾,以及磨牙、牙列不整齐、爱出汗,分泌物倒流入咽腔导致长期”咳嗽“、“清嗓”。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缺氧,睡眠质量差,随着时间发展,缺氧影响及鼻窦炎的反复影响,患儿上课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

在早期有很多儿童是以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耳鸣来首诊的,患儿总说耳朵闷胀堵塞感,体检未发现有耳耵(俗称”耳屎“)。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增生的腺样体组织堵塞了咽鼓管口。(咽鼓管是连接中耳与咽喉的一条生理通道)

腺样体肥大一般都是和扁桃体肥大、慢性鼻炎、鼻窦炎交叉共存或交替炎症作用的,并且会出现以上这么多影响儿童健康的情况,家长及朋友们最关心如何处理腺样体肥大的问题。

目前腺样体肥大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这成为儿童OSA的主要干预手段。腺样体切除术至今仍存在争议,其治疗睡眠呼吸障碍的适应群体尚不明确。但在我国,这一群体尚未受到临床医生的充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孩子打鼾张口呼吸可能是腺样体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