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指南共识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
TUhjnbcbe - 2021/7/9 20:39:00
北京中科忽悠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3.html

背景(向下滑动查看全部)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sleepapnea,OSA)是指儿童睡眠过程中频繁发生部分或完全上气道阻塞,干扰儿童的正常通气和睡眠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OSA作为儿童睡眠呼吸障碍(sleep-disorderedbreathing,SDB)疾病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因其较高的患病率和严重的远期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家长和社会的重视。年美国儿科学会(AmericanAcademyofPediatrics,AAP)指南指出儿童OSA患病率为1.2%~5.7%,年中国香港地区报道儿童OSA的患病率为4.8%。与成人OSA不同,造成儿童上气道阻塞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此外,肥胖、颅面畸形、神经肌肉疾病等因素也可能与儿童OSA的发病有关。儿童OSA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干预,将导致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颌面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行为异常、学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神经认知损伤、内分泌代谢失调、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甚至增加成年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等。故儿童OSA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干预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

我国在儿童OSA筛查诊断和治疗策略的临床诊疗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临床上科学诊疗策略的提出,阻碍了我国儿童OSA诊疗水平的进步。然而,目前儿童OSA的诊疗涉及多学科,且标准不一、缺乏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国内外儿童OSA诊疗指南与专家共识数量十分有限。我国于年发布的《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疗指南草案(乌鲁木齐)》主要基于传统专家共识,近十余年国内缺乏基于多学科循证证据支持的儿童OSA诊疗路径或规范;因此,亟需制订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以指导和规范我国OSA患儿临床诊疗决策,并促进多学科整合,共同为儿童OSA的科学管理保驾护航。

指南的目标人群:

本指南适用于1~18岁、与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或肥胖等相关的睡眠呼吸暂停患儿。不适用于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不适用于OSA合并其他疾病患儿(如唐氏综合征、严重颅面畸形、神经肌肉疾病、慢性肺部疾病、镰状细胞病、代谢性疾病或喉软化症)。

临床问题:在儿童OSA的诊断中,哪些临床症状和体征需要重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指南共识中国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