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很好奇,我好像戴着氧气。是的,我也感染了。”
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那段日子,相信很多人都曾看到过这条视频,视频里的人正是参与抗疫一线的医生余昌平。作为湖北新冠病*防治专家组成员,余昌平负责新冠肺炎患者的确诊和接收,一次次与患者近距离接触,让余昌平也不幸“中了招”。
住院隔离期间,他通过短视频分享自己的患病经历,一时间在网络大热,短短几天时间就成为了一名拥有一百多万粉丝的“网红”。与他一起走红的,还有他的妻子——汪维鸿。
隔离病房收治着所有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对大部分人来说这就是“病*中心区”,但汪维鸿为了照顾病重、无法生活自理的丈夫,在丈夫隔离期间她不顾被感染的风险还是坚持留在了隔离区悉心照顾余昌平,后来,也感染了新冠肺炎。
陪伴与支持是最好的亲密关系夫妻两人双双感染,这样的遭遇换作任何一个家庭都是致命的打击,但对余昌平夫妇不是。在他们眼里,能彼此陪伴和支持就有希望。
一起隔离的日子里,两人始终保持积极和乐观的心态与病*抗争,余昌平照常在病床上拍着“前线报道”,汪维鸿为了更好的让体能恢复,在隔离病房里跳起了广场舞,就这样,在病房中患难与共,度过了一个多月。
时过境迁,两人现在都已恢复了健康,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回忆起当初不顾危险坚持留在隔离区照顾丈夫的举动时,汪维鸿直接了当地说“当时没想那么多,我只是不想让他死”。
在外人看来,他们是生死与共的夫妇,在他们自己看来,反而简单纯粹——“我只是不想让他死。”
在家庭关系中,如何才能更好的相处?什么才是高质量的陪伴?或许我们能从这句话中得到答案。生死面前不离不弃的陪伴,不就是爱的最高境界?
乐观面对一切的抗疫“网红”夫妇为了进一步了解夫妇俩隔离期间的故事,李小萌跟着余昌平夫妇去到了当时一起隔离的病房。“隔离区”已经不复存在,恢复成了普通病房,但两人当时的病床还在。
回到曾经历经生死的地方,回忆起那段时光......
“他打鼾,我就知道他睡得好;他能吼我,就证明他还可以。”妻子汪维鸿一边回忆一边笑着对李小萌说。
保持乐观不难,而把乐观精神贯彻到底却不容易,尤其是在面对生死的时候。生死之间,汪维鸿还能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来积极看待丈夫的病情,这样的乐观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通过分享,向他人传递信念聊及余昌平成为“网红医生”这件事,汪维鸿坦言,一开始她是不赞同丈夫拍短视频的。在追问下得知,原来那时候的余昌平身体还很虚弱,而汪维鸿的反对主要是出于担心,她更希望丈夫能好好休息,早日恢复。
但因为丈夫的一再坚持,汪维鸿开始如“粉丝”一般一遍遍刷着余昌平的视频。她开始理解丈夫,也渐渐明白丈夫想传递给大众的信念是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对于新型病*大部分人都会感到恐慌,而余昌平医生的科普刚好可以帮助大家了解病*,也了解应对措施。他通过短视频向同样患病的人传递自己抵抗病*的信念和方式,利用他幽默诙谐的表达安抚着因在家隔离而焦虑的人们。
理解之后便是支持,汪维鸿不再反对,还从“新粉”变成了“铁粉”,每条必看。
身体力行才是最好的教育都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余昌平和汪维鸿抵抗疫情的态度也深深影响了孩子。
节目中,李小萌与余昌平夫妇谈及对于孩子的教育,两人一致认为:孩子自由、快乐就好。
而他们的儿子也确实做到了,在夫妇俩隔离期间,两人的孩子也前往了抗疫前线做着抗疫义工的工作。
他们一直在用身体力行影响着孩子,他们的爱也是给予孩子最好的财富。
▼
痊愈归来的余昌平和汪维鸿依旧乐观又豁达。
余昌平医生的视频从与病*抗争变成了归来后的日常生活,而对于他的“短视频事业”,汪维鸿也一如既往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平淡幸福的生活正在逐渐恢复。
他们希望用实际行动消除大家对曾经感染新冠病人的恐惧,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抚平那些疫情过后的伤口。
乐观的心态会相互影响,在生死面前保持乐观彼此扶持,这大概就是最高质量的陪伴。
更多节目精彩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