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吓唬你,
打呼噜也能致命?!
六十多岁男子中招“夺命呼噜”,
呼吸暂停近1分钟,
最可怕的猝死——“睡死”,
你了解吗?
受访专家
申屠敏呼吸内科
申屠敏,女,主任医师,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曾赴浙江大医院呼吸内科进修,熟练掌握支气管镜检查及镜下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胸腔闭式引流、无创呼吸机使用等操作,擅长各类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事件追踪:鼾声杀人
因“咳嗽”住院,却意外查出致命的“呼噜声”
一次偶然的住院,竟查出自己每晚都与死神擦肩而过……想起此事,周先生依然心有余悸。起初,周先生因久咳不愈入院治疗,但这一次的住院却把周先生吓得不轻......住院治疗期间,护士和同一病房的“室友”们都反映周先生晚上鼾声如雷。每逢周先生鼾声起,走廊里也能清晰耳闻,声音时高时低,时而急促,时而戛然而止……很多人认为,十个男人九个鼾,一个不鼾未成年,打鼾意味着睡得香,睡得沉,并无不妥。但周先生的这个睡眠小细节,却触动了医生敏感的神经。医院呼吸内科申屠敏介绍,我们发现患者夜间存在憋醒的情况,且白天易感疲劳、嗜睡,考虑其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更加令人咋舌的是,接下来的检查结果。睡眠监测显示,周先生一晚上呼吸暂停多次,最长的一次有56秒之久,将近一分钟。其AHI指数高达56.6次/小时!!!科普小课堂
AHI指数是指睡眠中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正常值是<5,5-15为轻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5-30为中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30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也就是说,周先生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随时可能在睡梦中猝死。原因揭秘:胖子吓了一跳
警惕“睡死”,高危人群有哪些?一定要看!
这就是传说中的“睡死”,可怕!但是可防可治!
缘何周先生患有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幕后凶手又是谁?高危人群有哪些?
对此,申屠医师解释,这与周先生的体重有很大关系。
原来,有cm身高的周先生,却支撑着斤的身躯,是典型的重度肥胖患者,其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殊不知,肥胖者正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高危人群之一。
高危人群,你中招了吗?
肥胖和老年人有慢性鼻炎、鼻甲肥大、扁桃腺肥大等上气道阻塞者颈部短粗、小下颌、下颌后缩长期夜间服用镇静药物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申屠敏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一种睡眠呼吸疾病,临床表现有夜间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白天嗜睡。由于呼吸暂停引起反复发作的夜间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及交通事故,甚至出现夜间猝死。因此,OSAHS是一种有潜在致死性的睡眠呼吸疾病。1分钟自查,你中招了吗?1、打鼾程度:比如打鼾声音特别大,关上门都能听得到。
2、疲倦:晚上睡很香,可白天时常会感觉头晕乏力,很是疲倦,随时都想睡觉。
3、呼吸暂停:睡觉时鼾声突然停止,要过好半天才会听到“噗”一声吐出一口气,有时甚至会因为喘不过气来,突然被憋醒。
4、高血压:是否患过高血压,或是正在服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如果以上4项中,你有两个或是两个以上,说明患睡眠呼吸暂停的风险很高,医院进行睡眠呼吸监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虽然可怕,但可防可治。早在年,医院就引入了诊断OSAHS的金标准——多导睡眠监测仪。多导睡眠监测仪在患者入睡的状态下,记录睡眠时的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血氧饱和度、鼾声、呼吸动度等十多项指标的改变,用于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针对不同的病因、分型,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睡眠和生活质量。确诊后,医生为周先生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方案,如今,周先生已好转出院。最后,医生提醒,以下人群,请您及早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多导睡眠监测检查
适用人群
1、睡眠时打鼾或伴有明显的睡眠呼吸不匀称者。
2、不明原因白天疲倦或打瞌睡者。
3、儿童出现睡眠时张口呼吸或呼吸音变粗;生长发育异常,除外其他因素者。
4、夜间出现明显心律不齐者。
5、难治性高血压者。
6、糖尿病血糖不易控制或存在胰岛素抵抗者。
7、夜间发作哮喘或胃食管反流者。8、不明原因的晨起头痛或咽干者。
9、不明原因心肺功能衰竭,除外其他因素者。
10、其他需要遵医嘱情况。
科室推荐东阳医院
呼吸内科
省级重点建设专科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