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那点事(四)
得了高血压,是马上吃药?还是先进一步检查后再吃药?这是很多高血压患者容易困惑的事情。而得了高血压需要做哪些检查?有时候就更容易让人一头雾水了。我们今天就聊聊高血压和检查有关的话题。
如果发现自己血压高了,首先要做一个简单的评估,如果感到有明显的不舒服,比如头痛、呕吐、胸痛、活动障碍等,或者血压高的离谱,比如超过了/mmHg,医院的急诊进行诊断治疗,以排除严重临床事件的发生,比如脑梗死、脑出血等等。
如果血压不是很高,身体也没有明显的不舒服,这时候可以不用马上服用降压药物,医院就诊,让医生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就需要进行一些检查。而这些检查往往分两个方面。一是诊断性检查,二是评估性检查。
高血压通常分为两种,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是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它的治疗首先不是降压,而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原发病治疗好了,不吃降压药物,血压也会好转。而诊断性检查的目的就是用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
诊断性检查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妨举几个例子。比如医生发现病人体型比较肥胖、晚上睡觉容易打鼾,这时候就需要作多导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血压升高;医生听诊时发现有的病人外周血管有杂音,这时候就需要进行血管超声或者血管造影检查来排除血管疾病导致的血压升高;还有的病人可能有内分泌的疾病,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络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等,这时候就需要做一些激素测定的检验,甚至还要进行肾上腺的影像学检查,比如彩超、CT、核磁共振等等,看看有没有占位性病变;还有些病人可能有肾病,需要做一些和肾病有关的检查比如小便、肾功能等。
如果医生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检查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那么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而原发性高血压在治疗之前还要进行病情评估,这时候的检查就是评估性检查。
评估性检查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进行抽血化验,血常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这些都是必查的项目。要看看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要了解肝肾功能是否正常。第二是心电图和心超,看看心脏有没有扩大,尤其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另外还要知道有没有合并心功能不全?有没有心律失常?有没有合并冠心病?第三要化验小便,查尿微量蛋白,或者查蛋白和肌酐的比值。这些化验是为了评价高血压有没有发生肾损害或者合并肾病。第四、可以进行眼底照相,看看是否有视网膜病变,比如出血和渗出、视乳头水肿。第五是血管的检查,用颈动脉超声检查有没有颈动脉斑块,还可以利用动脉硬化仪测定四肢的血压,计算踝臂指数、脉搏波传导速度等指标,通过这些检查方法来评估外周血管的情况。
完成了评估性检查,结合既往的病史和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就可以对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药物针对性治疗。
最后还要强调的是,这些评估性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异常情况,复查次数就更多了。
END
作者介绍
商国忠,主任医师,浙江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高血压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血压监测评估学组组员,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慢病防治委员会委员。有二十多年临床经验,曾在上海市医院、上海市医院学习进修。
糖尿病+高血压门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
图文编辑:梦佳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