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说的这个有点复杂,不是很好理解,请各位耐住性子慢慢看。
我们先说腺样体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增殖体,为一群淋巴组织,类似(上腭的)扁桃体,附着于鼻咽的顶壁和后壁交界处,两侧咽隐窝之间,相当于蝶骨体和枕骨底部。如果儿童时期受到感染,腺样体会肿大和发炎,也可能造成永久性的肥大。腺样体肥大会妨碍鼻子呼吸,并影响鼻窦的排泄,而易患鼻窦炎,也会使欧氏管,由鼻咽头至中耳的通道)阻塞,而导致中耳感染疾病。临床表现(一)局部症状:儿童因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咽鼓管咽口,可发生耳鼻咽等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张口呼吸,舌根后坠常有鼾声,夜寐不宁,鼻分泌多,说话时有闭塞性鼻音,语音含糊。因长期张口呼吸,致使面骨发育障碍,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牙列不整,上切牙外露,唇厚,面部缺乏表情,有痴呆表现,形成“腺样体面容”。吞咽与呼吸之间共济运动失调,常发生呛咳。分泌物下流刺激呼吸道粘膜,易患气管炎。因咽鼓管受阻易引起非化脓性中耳炎致听力减退,鼓膜内陷。(二)全身症状:常有全身营养及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慢性中*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表情迟钝、胸闷不安、肺扩张不好,日久致鸡胸或扁平胸。少数由于慢性鼻阻,长期缺氧而出现肺心病,甚至急性心衰。检查见腺样体面容,硬腭高而窄,后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顶有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鼻咽部触诊可触及柔软肿块,必要时可作X线鼻咽侧位片,有助诊断。(三)注意:小儿的腺样体肥引起的打鼾常被家长忽视,多和扁桃体肿大一起构成打鼾的病因,应特别注意有无呼吸暂停,医院检查腺样体。儿童的腺样体检查可以间接鼻咽镜下检查,更先进的纤维喉镜或者电子喉镜及鼻内窥镜都能很方便的对腺样体进行检查,磁共振检查对腺样体形态和肥大程度诊断准确性很高。危害1、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堵塞了上呼吸道,会出现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2、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即小儿有短时间的呼吸停顿,甚至惊醒,变换睡姿后再入睡,使睡眠质量下降。3、因气道狭窄,使血液中氧饱和度不足,大脑处于慢性持续缺氧状态,孩子白天昏昏沉沉,精神欠佳,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4、长期鼻堵、呼吸不畅,还能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可引起肺心病、心肌受损,甚至右室心力衰竭。5、由于鼻堵呼吸不畅,长期的张口呼吸还可影响颌面骨的发育,形成特殊面容,即所谓‘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唇上翘,上齿外呲,上腭较高,表情呆滞。6、有的患儿因鼻堵塞还可使发音受到影响,形成闭塞性鼻音,俗语称‘囔囔’声。7、个别患儿还可因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鼻咽部开口,导致中耳炎、听力下降。其实说到腺样体,就不能不提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上方的咽扁桃体(腺样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下方的舌扁桃体及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构成内环。内环淋巴结流向颈部淋巴结,后者又互相交通,自成一环,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下颌角淋巴结、颏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等组成。在这里我们主要说的是内环。外环一般只有到癌症的时候才会牵扯到。看了这张图大家应该就会比较明白了。这个环就在我们咽喉的开口处,同时守护着口腔和鼻腔,使我们呼吸道的第一道有力的防护圈。其实我重点要说的是这个圈,这个圈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淋巴组织。在早些时候,现代医学对淋巴组织的认识并不是很全面(现在也不全面),造成了一种误区,就是淋巴组织是没有什么用的,典型的例子就是阑尾,消化道和咽喉部的淋巴滤泡,以及扁桃体。甚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主张早期切除,现在随着医学进步,有了一些改善,但仍然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没有用的。其实这些都是有用的,别的地方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就说这个咽淋巴环。我们现在知道在炎症的早期,我们的白细胞很难快速直接到达病菌感染的局部,而且当病菌比较多,分布范围比较大的时候,白细胞不能一下子全部照顾过来,而且这样也会降低白细胞的密集度,降低抵抗病菌的力量。所以我们的身体进化出这样的本领,白细胞可以通过淋巴管和血管快速到达这些淋巴组织,在这里建立起第一道防线,阻止病菌向更深的地方侵入,同时等待机体产生更多地白细胞和抗体前来救援。在生病的过程中,他们是最先一个进入战斗,又是最后一个退出战斗的地方,这就决定了这些地方的病理产物(也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最多,清理起来最慢。如果不幸连续发生这种情况,这里的垃圾就会越堆越多,没有时间清理。也就造成了这些淋巴组织(扁桃体、腺样体等)形成增生,肥大。当这种情况严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产生了我们一开始说的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了。最终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反复感染,只要降低感染的频率,同时加快组织的修复,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改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呼吸道变粗,鼻腔变大,腺上体的体积同时慢慢缩小,自然就会没有症状了。但是没有症状了不代表疾病好了,这些人会慢慢发展成慢性鼻炎,鼻窦炎,慢性中耳炎等疾病,他的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去除。手术只是改善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比较偷懒的方法。因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个地方不好修复,就不去修复,甚至把它彻底抹平。因为这样以后再有感染的情况,就没有这种桥头堡了,只要感染很快就会侵入到下呼吸道,形成气管炎,对身体的损伤更大。中医的认识里面这种情况主要归结为两方面原因,第一方面是人体自身的虚弱,因为抗病能力不强,所以才会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造成免疫力下降的原因无外乎吃很多零食,过于寒凉的食物,油炸辛辣食物,熬夜等等。第二方面原因就是病理产物没有及时清理,我们说的就是瘀血,痰湿,寒气,郁火互相纠缠在一起,停留在这个地方,造成这个地方的体积格外大。治疗起来也要见招拆招,随时根据病情的变化,在活血化瘀,燥湿化痰,祛风散寒,疏肝解郁清热之间来回转换,同时还要注意软坚散结,加快腺体回缩的速度。甚至在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症状加重的排*反应。这还需要病人的信任和坚持治疗。最终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整个治疗过程是一个非常耗费心力的过程,对于家长和孩子也是莫大的考验,因为这个病不是只靠医生就能治好的,更多地还要靠患者和家长共同配合,改掉之前的错误观念,错误的治疗理念,不恰当的生活饮食方式。有很多人没法坚持下来,但坚持下来的,差不多都会有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