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鼻塞是不是感冒了?
济南市第二妇幼保健院
儿一科吕国锋
婴幼儿比成年人容易出现鼻塞,每次一出现鼻塞的症状,很多妈妈就认为孩子感冒了,立即给孩子吃感冒药,但是效果并不好,于是,很多妈妈经常宝宝鼻塞是因为感冒吗?但为什么吃了药也没好转呢?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宝宝鼻塞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宝宝鼻塞时会同时出现鼻黏膜肿胀和鼻腔分泌物增多这两种症状。区别不过是有时候鼻黏膜肿胀是主要原因,有时候分泌物过多是主要原因。婴幼儿鼻道相对狭窄,鼻黏膜血管丰富,在外界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下,如夏季将室内空调开得比外面的气温低很多,秋冬、春夏季节变换气温变化比较大的时候,血管容易出现扩张、收缩,鼻黏膜肿胀,流清鼻涕,鼻涕慢慢干了后变成鼻痂而堵塞了鼻道。除了冷热刺激,感冒、急性鼻炎、异物堵塞等也可能引起。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鼻塞并不都是感冒引起的。
宝宝鼻塞的原因让宝宝躺下,用一个小手电筒照着宝宝的鼻腔。如果能够观察到宝宝的鼻黏膜红肿、鼻腔内的空间因肿胀的黏膜变得狭窄,那就说明鼻塞主要是由鼻黏膜肿胀造成的。如果宝宝鼻腔并不红肿,但是里面充满了鼻涕、鼻屎,那就说明鼻腔的分泌物过多是导致鼻塞的主要原因。
知道了原因,下一步就是解决方法啦!
宝宝鼻塞流涕如何缓解?1.生理性海水洗鼻
不论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染性鼻炎,不论是病*感染还是细菌感染,洗鼻统统都适用,鼻塞、流鼻涕、鼻充血等不适都可以在洗鼻后有效改善。但如果是清水样的鼻涕,可以自行流出,就不用洗鼻了,及时擦掉就好。洗鼻时,鼻腔内部发生变化,生理性海水把鼻涕、过敏原、病*、细菌等刺激物冲走,降低局部炎性介质的浓度,增加气流,让孩子呼吸通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让宝宝平躺,并把头偏向一侧,用盐水喷鼻剂冲洗上面的鼻孔,注意对着鼻孔冲,不要对着鼻中隔(鼻孔中间的软骨)冲,冲完后把宝宝流出来的鼻涕擦干净,再把头偏向另一侧,冲洗另外一侧鼻孔;当宝宝稍大一点的时候,比如能自己坐起来了。也可以坐着给宝宝洗鼻,让宝宝稍微向前低下头就可以了。
2.温湿毛巾敷鼻
如果是因感冒等情况使鼻粘膜充血肿胀时,可用温湿毛巾敷于鼻根部,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定期用吸鼻器
妈妈可以定期给宝宝使用吸鼻器吸走鼻水和粘液,但不要太用力,轻轻吸就可以了,太用力可能会造成鼻腔受伤。
4.增加房间湿度
如果房间空气过干,可以使用加湿器来增加空气湿度,把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的范围内,对宝宝的鼻塞有好处。另外,还要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也能降低空气中病原体的浓度,让宝宝舒服一些。
5.及时清理鼻痂
如宝宝鼻腔内鼻痂导致不通气,妈妈们应及时为宝宝清除鼻痂,但不能用手直接挖出,如此可能会伤害到宝宝的鼻腔粘膜,如果鼻痂比较干燥,可让宝宝洗鼻或吸入温热的水蒸气后3-5分钟,待鼻痂软化后可进行清理。如果宝宝鼻痂过于干燥且严重影响通气,则需要寻求专业医生来处理。
6.使用滴鼻剂
如果鼻塞影响了孩子的睡眠或吃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0.5%呋麻滴鼻剂,孩子吃奶或睡觉前每个鼻孔各点一滴,一般间隔4-6小时一次,不能用量过大,两次用药间隔不能太短。这类药物可能会给宝宝带来较大的副作用,滥用的话,很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心脏健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定的剂量使用,千万不能擅自做主。
家庭护理鼻塞的家庭护理非常重要,如过敏引起的鼻塞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尘土、花草、动物等),过敏期间最好少吃辛辣食品和海鲜等常见的易过敏食物。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家长很喜欢频繁地给宝宝清理鼻腔,觉得宝宝的小鼻子干干净净地才好。但其实,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宝宝鼻腔内有一些分泌物是很正常的,适量的分泌物可以帮助宝宝保护鼻黏膜、降低吸入病原体的可能性。如果鼻腔被清理地过于干净,鼻黏膜就失去了这层粘液的保护,反而对宝宝不好,会增加被感染的几率。
而且,棉花棒、镊子等这些工具,如果频繁使用的话,会对宝宝的鼻腔造成摩擦刺激,很可能会导致分泌物更多,操作不当还会造成鼻黏膜损伤,让宝宝更不适。同理,也不要用手挖宝宝的鼻子,宝宝的鼻黏膜很脆弱,稍有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损伤。
除了前面说到的情况,如果发现宝宝的鼻腔里没有过多的分泌物,鼻黏膜也没有明显的肿胀,但还是经常鼻塞,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需要考虑孩子是否存在鼻腔结构异常的问题,医院的耳鼻喉科看看。如果6个月以上的宝贝持续出现原因不明的鼻塞,同时伴有张口呼吸、睡觉时打鼾、半夜易憋醒、易咳醒等症状,还要警惕腺样体肿大的问题,医院看看。
医院就诊1.疑似鼻窦炎时:比如孩子鼻塞、流鼻涕/咳嗽持续10天以上没有改善或加重;流脓鼻涕、伴有发热,治疗3天没有好转;或者伴有头痛、眼眶疼等。
2.疑似过敏性鼻炎:流鼻涕、打喷嚏,发生在每年的特殊时期(如春秋)或常年都有症状,眼睛痒,鼻子痒,黑眼眶等。
3.疑似慢性鼻炎:不咳嗽、不发热,鼻塞、流鼻涕持续几个月不见好,白天或运动时减轻,晚上、寒冷时加重,甚至嗅觉减退等。
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