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仰卧助成长婴幼儿骨骼尚未长全,头颅较大,应采取仰卧姿势,且不须垫枕头。婴幼儿睡觉时,基本姿势都是手呈W形,像在举手投降,腿弯曲呈M形,看上去像青蛙的样子。这种姿势可使全身肌肉放松,对婴幼儿的内脏,如心脏、胃肠道和膀胱压迫最小,有利于婴幼儿的发育。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胃的入口——贲门肌肉松弛,而出口——幽门肌肉较紧张,新生儿吃奶后容易溢奶,严重时可将溢出的奶汁吸入气管而发生窒息。侧睡能预防婴儿溢奶,侧卧时即使发生溢奶,口腔内的呕吐物也会由嘴角流出,不至于流入咽喉引起窒息。但是对于新生宝宝,还不会翻身,父母要经常协助变换姿势。因此,乳母喂奶后,可先让新生儿右侧卧,过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再行平卧。儿童仰卧利发育儿童不宜多侧卧,应以仰卧为主。研究表明,孩子从出生后到6岁以前,尤其在1~2岁间,颅骨的生长特别迅速,到6岁时可长出成人颅骨体积的绝大部分,10~12岁颅骨发育基本完成。面部的生长发育速度较颅骨来说相对缓慢,当牙齿发育和萌出,尤其是恒牙陆续萌出时,面部的生长发育才加快。若儿童总以侧卧姿势睡觉,或者睡觉时经常用手、肘或拳头枕在一侧脸部,会妨碍牙、颌、面部的正常发育,引起面部发育不对称,影响美观。成年男性仰卧助生育研究表明,趴着睡不但会压迫内脏,导致呼吸不畅,还会压迫阴囊、阴茎等生殖系统,影响血液流通。此外,这一姿势不利于阴囊散热,对精子生成也有不利影响。侧卧位,无论左侧卧位还是右侧卧位,都会将阴囊夹于两股之间,使局部温度升高,不利于精子的增殖发育。侧卧位有时还可能导致睾丸扭转,常见于12~18岁体形偏瘦的青少年。从理论上说,发生扭转的不是睾丸本身,而是上面一根如同绳索样的精索出现了扭转和“打结”。由于供应睾丸营养和运走代谢物的血管从中通过,一旦精索“打结”,睾丸就会“挨饿”。大多数睾丸扭转病人是在激烈运动后发病的,也有一部分在侧卧睡眠时发病。肥胖人士尽量选择仰卧胖子比较适合仰卧睡觉,庞大的身躯分散在宽广的后背上,相对每个部位的压迫就轻些,这样也睡得长久。胖人如果想普通人侧睡,体重过大会压迫另一半身体,对心脏、内脏等器官形成长时间压迫,不利于身体健康。有些老年人,特别是比较肥胖的老年人,仰卧位睡眠易出现打鼾,而重度打鼾时,鼾声和鼻息声不仅会影响别人休息,而且影响自身肺内气体的交换而出现低氧血症。以左侧卧位睡眠时,不仅会使人左侧肢体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而且会使心脏在胸腔内所受压力加大,不利于心脏排血。俯卧位睡眠不仅影响呼吸,而且影响脸部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脸部皮肤容易老化。腰椎间盘突出者适合的睡姿仰卧和侧卧腰椎间盘突出者一般以仰卧和侧卧位为宜。另外仰卧位时应在双下肢下方垫一软枕,以便双髋及双膝微屈,全身肌肉放松,还有就是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妊娠早期(1~3个月)胎儿在子宫内发育,仍居于母体盆腔内,外力直接压迫或自身压迫都不会很重,因此,这个时期的孕妇,睡眠姿势可随意,仰卧位、侧卧位均可。妊娠中期(4~7个月)此期应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的直接作用。如果孕妇羊水过多或双胎妊娠,就要采取侧卧位睡姿,这可以让孕妇舒服些,其他睡姿会产生压迫症状。如果孕妇感觉下肢沉重,可采取仰卧位,用松软的枕头稍垫高下肢。妊娠晚期(8~10个月)此期卧位尤为重要。孕妇的卧位对自身与胎儿的安危都很重要。孕妇宜取左侧卧位,可纠正增大子宫的右旋,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和髂动脉的压迫,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对胎儿的供血量,有利于胎儿生长发育。不宜采取仰卧位。因为仰卧位时,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回心血量及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导致低血压,孕妇会出现头晕、心慌、恶心、憋气等症状。倘若出现上述症状,应马上采取左侧卧位,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可随之消失。最能放松身心的姿势左侧卧一般来说,最能放松人体的睡觉姿势是左侧卧,当向左边侧卧时,微微蜷曲双腿,身体能得到比较彻底的防松。但是不宜长时间的左侧卧,以免使心脏受到挤压,也容易让胃肠受到压迫,胃排空减慢。促进安眠的姿势仰卧一般认为向上仰卧着,背部和手脚伸直,这种姿势最能熟睡。人体的脊椎骨支撑着沉重的头部和内脏器官,承受着重压。在睡眠中让脊椎骨得到休息、缓和压力是极其重要的。平躺着仰卧睡觉能让背部平直,如果背部弯曲着入睡,容易让人出现腰痛和肩膀酸痛,因此想快速的入睡不妨试试仰卧。医院普及中医药知识解读前沿医疗技术提供便民利民信息服务广大百姓健康ZHONGYIYUAN(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