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总介绍年业绩
年年初疫情对复星的业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随着二季度的复工复产以及三季度新产品汉曲优、苏可欣陆续上市,以及新冠核酸检测等抗疫产品的销售贡献,公司的业务稳固恢复提升。去年实现营业收入.07亿,同比增长6.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63亿,同比增长10.2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7.18亿,同比增长21.65%。非经常性收益由于在年的四医院32%股权的一次性重大影响,同比有1.42亿的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5.8亿,剔除年末向BioNTech支付1.25亿欧元mRNA新冠疫苗的首付款影响以后经营活动现金流同口径增长11.19%。年研发投入超过40亿,同比增长15.59%,其中研发费用27.95亿,同比增加了7.54亿,增长36.94%。基本每股收益是1.43元,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4.3元,利润分配率是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30%。
年经营主要特点:1.新产品陆续上市,创新药占比提升,产品结构优化。汉利康去年在新增生产规模以后快速放量,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7.5亿,其中下半年15.2亿元。苏可欣和汉曲优去年8月份开始销售,上市后各省市和国家医保的准入进行顺利,全年实现收入1.4个亿。优利通、邦之和狂犬疫苗等保持高速增长,销量增长分别是74%、64%和%。疟疾预防药品SPAQ-CODisp推动抗疟系列产品继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53%。Gland受益于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肝素钠以及新产品米卡芬净的贡献,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净利润增长40%。
2.盈利空间提升,毛利率减去销售费用率是27.8%,同比提升了2.6%,其中制药板块的毛利率减去销售费用率为28.5%,同比提升4%。毛利率和销售费用率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3.9%,主要原因是抗感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注射剂产品销量下降而单位的固定成本上升。另一方面,集采中标的产品毛利率有所下降。医疗服务板块由于疫情影响,手术量以及诊疗人次有所下降,但固定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刚性。
虽然去年有毛利率下降的压力,但是销售费用率的下降还是大幅大于毛利率的下降,销售费用率是27.9%,同比下降的6.5%。公司在年持续加大对新品的市场开发的战略性投入,包括在血液肿瘤、乳腺癌、肝病等领域新增人创新药销售队伍,在保持这种战略性投入的情况下,去年由于产品结构的优化,高费用率产品的销售占比下降,集采中标产品的销售费用下降以及疫情的期间部分营销活动转为线上进行,都有效地控制了销售费用的增长。
3.国际化的进程加速,海外收入占比同比提升3.85%到27.02%。海外公司包括GlandPharma在欧美市场,Tridem在非洲市场以及Breas的呼吸机销售都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公司设立的美国子公司在经过几年的开发以后,已经上市17个自有品牌的药品,也和包括几家大型分销商在内的渠道商、CTO建立了较好的合作关系。在经过前期的亏损以后,年美国子公司已经实现盈利。
4.BD业务在License-in和License-out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新冠疫苗去年3月和BioNTech签订了在大陆和港澳台地区独家开发和商业化mRNA新冠疫苗的合作协议。目前已经在香港和澳门列入了*府的接种计划。最近由于存在瑕疵,在调查过程中。年的10月控股子公司重庆复创和礼来达成协议把自主研发的Bcl-2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在中国以外区域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的权利许可给礼来。根据协定,礼来将支付最多4.4亿美元许可费,包括万美元的首付款,不超过3.4亿美元的研发里程碑,以及不超过万美元的销售里程碑,并且会根据上市后的销售情况按照4%到8%的比例支付销售提成。曲妥珠单抗也通过了和Accord的合作,在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上市销售。
5.商业化能力增强。为了配合创新产品的上市和国际化进程,近年来着重打造了创新药的商业化团队,到去年年底,公司有接近人的商业化团队,包括人在血液肿瘤、乳腺癌和肝病领域围绕汉利康、汉曲优、苏可、汉达远等创新药团队,人围绕OTC和线上渠道的新零售团队,人在非洲和欧美的专业营销团队,其中在非洲有人覆盖35个英语、法语和葡语系的国家和地区。
6.公司年设立了全球研发中心,这是在前几年设立CMO办公室管理全球临床注册以后,为了统筹立项和内外部资源以及优先推进战略产品,加强全球临床和注册能力,提升研发效率而做的一次升级。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许可引进和深度孵化对接全球优秀的科学家团队以及领先技术。
7.公司资产负债率有较大改善,由48.5%降到了45.1%,主要是由于非战略性资产出售的进展以及将Gland部分存量股权减持所获得的资金,用于归还带息债务。在非战略性资产的减持方面,成效比较显著,去年退出了15个项目,收回现金近15亿。GlandPharma在年的11月完成了在印度的IPO,发行定价是印度卢比/股,除了发行新股,也做了部分的老股配售,公司出售了万股的存量股,获得了资金24.31亿。根据准则,在控股子公司在不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部分出售这些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是不计入利润,而是增加资本公积的,所以这部分体现在净资产的增加。
各板块业绩。制药业务营业收入.8亿,同比增长了0.52%,分部业绩22.62亿,同比增长17.51%,分部利润23.55亿,同比增长13.6%。制药业务研发投入36.7亿,同比增长的17.21%,研发费用24.68亿,同比增长41.76%。新陈代谢、抗感染类的产品以及中枢神经类的产品都有一定下降,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核心产品同口径增长%,心血管领域的核心产品收入增长8.32%。销售额过亿单品39个,比年增加3个。核心子公司方面,江苏万邦净利润增长18%。GlandPharma增长40%,药友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奥德金销售的下降。
医疗器械和诊断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2.17亿,同比增长39.64%,分部业绩,10.53亿,同比增长83.45%,分部利润9.07亿,同比增长83.23%。主要由于新冠检测试剂以及负压救护车、呼吸机等抗疫产品的贡献以及常规业务的恢复。合资公司直观复星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装机量和手术量从二季度以来快速恢复,年装机量达到55台,手术量也持续增长。
医疗服务板块受疫情影响较大,去年营业收入31.72亿,同比增长了4.34%。医院诊疗量减少的影响。分部业绩由于固定成本较高,以及新开业机构的前期亏损影响有所下降,分部业绩1.95亿,同比减少了40.37%,分布利润1.09亿,同口径减少了44.5%,但下半年比上半年恢复比较显著。
mRNA疫苗在全球已经超过7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澳门和香港分别于3月3号和3月6号开始接种。由于瓶盖瑕疵需要立即纠正,我们临时叫停继续接种进行调查,目前情况基本清楚,已启动港澳的供货,预计本周可以恢复接种。中国大陆在滚动递交资料,药学资料已经基本交齐,等待CDE发补,临床方面正在递交最终数据,目前进展顺利。疫苗国内销售队伍已经到位,一旦获批可以全面启动销售。近期国外临床即将揭盲,保护时长数据即将读出,我们的合作伙伴也在进一步的开展针对儿童孕妇进一步的研究,希望能够覆盖所有人群。另外,目前我们没有发现我们的疫苗对已经存在的病*变种无效的情况。
QA
Q:上市时间较短的曲妥珠单抗、阿达木单抗、苏可欣等目前进院的情况,一季度销售趋势、未来几年的销售展望?未来两年还有哪些高壁垒产品上市?去年退出了15个项目,未来的一两年是不是继续这种情况?目前剩下多少?未来一两年会达到什么水平和目标?
A:汉利康上市之初生产的产能没有匹配好,到年5月底才恢复正常供货。下半年团队正常发挥,做了五个多亿销售业绩,医院开发上量以及新适应症拓展比较正常,今年总体趋势会比年下半年有更好增长。另外今年会推出类风关适应症,进一步加强差异化优势。汉曲优上市之后,主要需要解决准入的问题。目前90%以上的省市医保和挂网都解决了,现医院,目前进展顺利。医院准入已经超过60%,医院开发。苏可欣去年完成了医保谈判,价格虽然下降,但销量超过三倍,下一步会完善进院。目前是由人的队伍在做汉利康、汉曲优和苏可欣的销售,另外有人左右做阿达木单抗。即将上市的产品中,CAR-T在最后阶段,监管司正在要求我们把上市后监管的细节进一步明晰。复宏汉霖HLX10(PD-1)单药治疗MSI-H希望能够获批,同时进行的与化疗合用的适应症以及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