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到说“扁桃体”,却很少听到说什么是“腺样体”。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个小家伙。
什么是腺样体?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属于淋巴组织,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形状类似于扒了皮的半个小桔子。位于一个“三不管”地带,鼻的后面,咽喉的上面,两个耳朵中间,临近咽鼓管口。在宝宝一岁左右开始发育,通常两到六岁最大,然后缩小,一般在十岁以后逐渐萎缩。成人几乎没有或只有少许残余。
在有细菌或病*入侵时,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会为了对抗感染而增大体积,在感染消除后再慢慢缩小如果孩子反复感染,腺样体就会持续性增大,一直消不下去,这就是腺样体的病理性肥大。
腺样体肥大的危害?
腺样体肥大可以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的症状,尤以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患儿常不时翻身,仰卧时更明显,严重时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
鼻:
鼻塞、流涕、鼻音,继发鼻炎、鼻窦炎。
耳:
咽鼓管口阻塞,引起中耳炎。中耳炎表现为听力下降、耳痛、耳闷塞、发热。
因为听力下降可引起学语迟缓,在学校表现下降。
咽喉:
鼻涕倒流(后鼻孔滴漏)引起咳嗽、进食困难。激发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
全身症状:
慢性中*症状和厌食导致营养不良,矮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鼾,张口呼吸,憋醒,睡眠质量差,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表现差,生长激素分泌减少,生长发育减缓,免疫力低下,反复感染。
最主要且危害最大的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长们要高度重视。
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硬腭高拱、上切牙突出、牙列不齐导致咬合不良,下颌下垂、唇厚、上唇上翘、下唇悬挂、鼻唇沟变浅、面部表情呆板。
腺样体的检查
鼻内窥镜是最好的检查方式。直观清晰,无辐射
鼻咽侧位X片:因本项检查需要孩子吸气时拍摄,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误差,从而影响到诊断及治疗方案,加上本身有辐射风险,所以这项检查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并不推荐。
多导睡眠监测: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腺样体肥大最重要最严重的并发症,故建议所有腺样体肥大的宝宝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
腺样体肥大的药物治疗
目前手术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但国内外学者对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而且术后并发症、复发等及手术麻醉风险使家长对手术具有恐惧心理。因部分儿童腺样体肥大是由变态反应或环境因子刺激引起,提示抗炎治疗可能有效。有学者建议在考虑手术治疗前,可先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具体用药时间尚未有定论,一般至少2周。
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治疗
适应症
1.睡眠打鼾,腺样体2/3以上
2.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3.反复鼻窦炎和/或中耳炎
4.腺样体面容
常用手术方法有哪些?
(1)鼻内镜下电动切割器行腺样体切除术
缺点:切除后常需采用纱条压迫止血,甚至电凝止血,手术时间延长,增加局部损伤。
(2)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
原理:利用双极射频产生的能量,在温度40℃~70℃的状态下,使细胞裂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使组织消融;消融与止血在术中可以快速转换,提高了手术效率。
优点:安全、出血量少、局部损伤少、术后疼痛轻、恢复正常饮食用时缩短。
其他办法
若孩子能够配合,鼻腔盐水清洗有一定效果。若不能配合冲洗,可以用海盐水喷鼻。
有空气污染因素,建议采用空气净化器。
推进家庭成员戒烟计划,因为如果家庭有吸烟者,会明显加重孩子的上呼吸道症状。
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可治可控的疾病,细心的观察,及时的就诊,积极的配合医生,让我们一直来战胜它!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不做商业用途,若有版权争议请与作者联系。)
免责声明:
本文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医学诊断和治疗。
如有疾病相关问题请及时就诊。
您有任何建议,请留言,谢谢。
深圳多特李儿科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