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睡眠去哪儿了
●凌晨1点后刷新朋友圈,总是倍感亲切,
●同是天涯失眠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民日报调查显示,当下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3/4的人晚11点以后入睡,近1/3的人熬到凌晨1点以后才能入睡。
现如今,失眠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每个深夜未合眼的人,都有一颗想早睡的心。而夜晚发出的“真香警告”,正在让人类越来越晚睡,睡眠质量变差,失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但是长期熬夜的代价也是昂贵而沉重的。
一
人为什么要占据人类生命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来睡眠?
首先,睡眠是消除身体疲劳的主要方式;
其次,健康的睡眠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大脑,让人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大大的提高我们的办事效率。
不仅如此,健康的睡眠还能增强人体抵抗力,使各组织器官自我康复加快。
如果长期的睡眠不足,人的记忆力可能会减退,工作效率会大大下降;儿童、青少年睡眠不足,影响身高、智力,还容易生病;还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失调,比如影响生长发育,皮肤衰老;易出现激怒、情感脆弱、多愁善感等情绪,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
二
白天瞌睡多,除了熬夜、失眠,还有哪些原因?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OSA是临床上引起白天嗜睡最常见的病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打鼾”,这类疾病主要是睡眠时上气道反复塌陷、阻塞引起呼吸暂停和低通气,进而导致频繁发生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以及睡眠结构紊乱,长期可导致多系统器官受损。
2、发作性睡病
这是继睡眠呼吸障碍之后引起白天嗜睡的第二大病因。发作性睡病是指无夜间睡眠受扰或夜间昼夜节律紊乱的前提下,以白天嗜睡为主诉的一类疾病。
大部分研究显示起病年龄在20~30岁,会以白天难以抑制的嗜睡来就诊,一些儿童往往在情绪激动后、听见或讲述笑话时突然引起短暂肌张力减低,下肢肌张力减弱使其出现猝倒,之后便快速入睡。这些患者常常因为白天嗜睡困扰,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生活。
3、特发性过度睡眠(IH)
这是一种原因不明,了解甚少的一类疾病,以睡眠后不能恢复精力和难以醒来为主要特征。诊断前需要先排除患有不典型抑郁症、睡眠不足、药物不良反应、发作性睡病、内科及神经系统的疾病。
4、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生活中大部分人可能经历过一些倒班工作或跨越时区而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导致白天嗜睡的最常见的昼夜节律障碍是睡眠时相的延迟,这类患者对于常规或者社会接受的作息时间,呈习惯性的睡眠时间延迟。
在工作日正常作息时间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到了很晚的时间点才可以入睡如午夜1点、凌晨3点,但工作原因又不得不在早晨6、7点就起床,继而出现白天嗜睡。以上大致介绍几种容易引起白天嗜睡的睡眠障碍性疾病,
如果您身边有类似情况者,可以初步通过以下量表进行自我测评,有问题及时就诊。
请选出以下不同情况下您打瞌睡的频率:
0分=从未,
1分=很少,
2分=一半以上,
3分=几乎都会
1、坐着阅读时
2、看电视时
3、在公共场合安静坐着时
4、坐车连续超过一个小时(不包括自己开车)
5、在下午躺着休息时
6、坐着与人交谈时
7、在没有喝酒的情况下午餐后安静的坐着时
8、开车中遇到交通问题而停下数分钟时(交通问题:如等红绿灯,堵车),如不开车请选择0
测评结果:
8道题中总评分如果超过10分,则考虑有日间嗜睡的情况,建议及时就诊。
专家简介
史艳红,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神经病学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为脑血管病、高血压和睡眠障碍。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处理神经内科各种常见病、危重病及疑难病症,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周围神经病、脑退化症和癫痫等。尤其擅长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各种诊断和治疗,如静脉溶栓、脑血管造影及脑血管介入治疗以及高血压、睡眠障碍相关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诊治等。发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论文10余篇。多次获得技术比武能手、优质服务标兵、技术精英等荣誉称号。
坐诊时间
每周二上午
智慧化高血压门诊
电话
微讯
史艳红
编辑
邓兆辉责任编辑
尤云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