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少人的睡眠时间越来越短,特别是老年人群体。惠州市名医、主任医师骆焕荣表示,老年人睡眠障碍发病率高,失眠“老人”占比逐年上升,主要表现在入睡时间延长、睡眠不安定、易醒、觉醒次数增加,使睡眠呈现阶段化,深睡时间减少。
“长期睡眠质量差对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甚至诱发各类疾病,危害生命。”
白天嗜睡小心“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且随增龄而发病率增加,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白天嗜睡、疲乏、头晕、头痛、夜尿等。
该症状的反复出现,可使血氧含量显著减少、血压升高,轻者表现为打鼾,可加重心脏病或高血压;重者则可出现夜间睡眠心律失常、猝死、卒中、肺动脉高压、抽搐及认知功能下降等。
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者,其脑血管病发病率升高,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机会增多。
老年人失眠的原因“引起老年人失眠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骆焕荣指出。
1.生理性因素
大脑神经细胞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睡眠是脑部的一种活动现象,由于老年人大脑功能减退,自然就能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
2.药物影响
患有躯体性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脑出血、中风等的老年人,多会服用各种药物,都可影响大脑功能,引起脑代谢失调而导致睡眠障碍。
3.饮食引起
饮食方面如饮用咖啡、茶等也会引起睡眠障碍。
此外,各种的心理社会因素,会引起老年人孤独、没有寄托或目标,使老年人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而导致睡眠障碍。
老年人及其家属应重视睡眠障碍问题老年人长期睡眠障碍很容易引起其它身体及心理上的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还会加重原来身体的基础疾病或者导致新的躯体疾病。
“老年人睡眠障碍怎么预防、治疗是老年人及其家属应该重视的问题。”骆焕荣提醒。
当老年人出现睡眠障碍时,家人和社会要积极干预,找出其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并进行对因处理。作为老年人,自身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增加生活兴趣,还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文体活动,增强人际交往。
当尝试了上述方法仍然无法改善时,应及时专业心理卫生医疗机构寻求帮助,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健康咨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