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世界睡眠日
WORLDSLEEPDAY
据统计,我国各类睡眠障碍者占人群的38%,90后人群占60%以上,睡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但睡眠的病因非常多,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要想取得好的疗效,必须仔细分辨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我们先看看下面几个病例:
A女士,45岁,近两年睡眠质量不好,夜间常常做噩梦、惊醒,导致白天工作质量下降;
B先生,50岁,感觉长期睡眠质量不好,也是经常要做噩梦:梦见自己“跑步跑不动”,或者“掉到水里面,又不会游泳”等等,常常半夜会醒过来;
C先生,50岁,也来看持续数年的睡眠问题,表现为常常做梦。起初,先是有一些说梦话的症状,到近年来逐渐发展到睡眠时手脚也会不自主的活动,有的时候睡在边上的人会被他莫名其妙的打醒。
这三个人,最主要的症状都是睡眠不好,同时还伴随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都伴有多梦。从症状上看似乎没什么大的区别,那治疗方面会有不一样吗?
有!
经过神经科医生的多导睡眠监测的检查后,三个人的诊断和治疗是完全不同的。
A李小姐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抑郁焦虑症伴发了睡眠问题,导致夜间睡眠质量不好,伴有一些与心境相关的噩梦。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好转;
B先生经过多导睡眠图检查,发现他在睡眠中有多次、长时间的呼吸停止,与气道阻塞有关,最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于夜间睡眠时呼吸暂停,所以身体出现缺氧的状况,因此他出现的梦境也常有“溺水”、“胸闷”等缺氧的情景。这个疾病需要手术或者口腔矫正等方式治疗。
C先生实际上是“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RBD)”,这部分病人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出现的生动梦境以及与梦境相关的行为(梦境演绎行为,这种梦境演绎行为有时非常暴力,常常导致患者自己或床伴出现睡眠相关损伤),并在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检查时显示快速眼动睡眠期(Rapideyemovementsleep,REM)的特征性异常。他需要长期随访,后期可能会逐渐发展为帕金森病等神经变性病。
所以,表面上看同样是“睡眠不好、噩梦”的症状,但最终诊断的结果和治疗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遇到睡眠不好时,该怎么样的更好去鉴别呢?其实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当你有睡眠不好的症状时,医院通过更加客观完善的检查去鉴别自己的病因,而不仅仅只是稀里糊涂的吃一片“安眠”药。
在睡眠疾病的诊疗中有一个“神器”,叫多导睡眠监测,简称PSG,是诊断睡眠障碍疾病的"金标准"检查,它可记录人睡眠时的脑电、心电、肌电、眼电、胸腹呼吸、鼾声、口鼻气流、血氧饱和度、体位等数据,是唯一可以客观、科学地记录和分析睡眠的方式。
PSG主要由三部份组成:①分析睡眠结构、进程和监测异常脑电。②监测睡眠呼吸功能,以发现睡眠呼吸障碍,分析其类型和严重程度。③监测睡眠心血管功能。
如您存在以下症状,
建议来院检查完善PSG检查:
1、失眠,入睡困难、夜间易醒,睡眠断续,睡眠浅,睡眠维持时间不足,早醒等;
2、夜间打鼾,甚至存在呼吸暂停,伴白天思睡、乏力、注意力不集中,高度怀疑存在睡眠呼吸障碍者;
3、白天工作时无征兆睡着,可疑发作性睡病;
4、梦游、梦魇、梦呓、磨牙,睡眠过程中伴异常行为如抽搐、伴自伤或伤人行为;
4、夜间睡眠中伴难以忍受的腿部感觉异常,经常需要揉搓及捶打后稍缓解。
多导睡眠监测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较强。这样就可以不以患者的主观感觉为主要诊断依据,在诊断睡眠障碍疾病方面采用PSG检查是正确的抉择。
神经内科简介
医院神经内科由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全面同质化管理,医院及中国科医院医院多名专家长期坐诊。目前已开展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经颅磁刺激、多导睡眠监测等多项技术,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如脑血管疾病、脱髓鞘和自身免疫性脑炎等神经免疫病、癫痫、周围神经病、帕金森、痴呆等。
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是上海乃至全国最早开设神医院之一,目前为脑卒中中心、卒中联盟综合卒中中心、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神经免疫与感染疾病研究分中心、周围神经病规范诊治培训教育示范中心、全国首批高级综合癫痫中心、国家临床药理基地、神经内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神经内科已具备完整的医学专业人才队伍,脑卒中、神经免疫疾病、癫痫、周围神经病与肌病等多个亚专业蓬勃发展。其中脑卒中单病种数量及综合指标评比在上海市名列前茅,是卒中联盟首批综合卒中中心单位,也是上海市仅有的两家周围神经病规范诊疗中心之一。神经免疫疾病是医院神经内科的优势亚专业,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神经内科专家介绍
管阳太
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神经内科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带头人。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神经修复与再生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专家、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第九届主任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研究专委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神经免疫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组织修复与再生学组副组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及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周围神经病规范诊治培训中心委员及分中心主任等。
上海市“领*人才”、“优秀学术带头人”、“医学领*人才”、“曙光学者”、“浦江人才”、中国人民解放**队院校“育才银奖”及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提名奖、和年度上海市医学会专科分会优秀主任委员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及青年项目6项;主持省部级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3项。以第1完成人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等4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己授权);以第1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全国高等学校《神经病学》英文版规划教材副主编、《神经病学及神经康复学》杂志主编、《CNSNeurosciTher》《CMJ》等杂志的编委。
郝勇
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神经内科执行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会理事、中国卒中学会遗传分会委员、上海脑电图与临床神经生理学会委员等学术兼职。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上海交大医工交叉项目1项,中国抗癫痫协会科研基金1项,上海理工大学医工交叉重点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著7篇。《中国卒中杂志》青年编委。
特需门诊:周一上午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耿介立
副主任医生,医学博士。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目前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任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上海医学会脑电图及神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医学会神经病学青年委员。
专家门诊: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四全天
吴恒趋
医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国家II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交通大学-渥太华(加拿大)国际联合医学院兼职教授。
熟练掌握神经疾病常规诊疗技能,业务能力较强,尤其擅长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记忆障碍等疾病诊疗。参编《常见神经疾病诊断标准(双语版)》,主持、参与并完成交大医工交叉等多项科研项目,已在《中华医学杂志》等发表数篇论文及SCI论文。
专家门诊:周五上午、周六全天
洪云
医学硕士,医院神经内科医师,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相关诊治,目前积极开展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工作。
全世界晚安
医院
**联合办公室
供稿
神经内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