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家知道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缺乏和胰岛素抵抗所导致的慢性高血糖综合征,长期的高血糖可导致组织器官损伤、微血管和大血管发生病变。近年来的研发发现,打鼾出现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常常见,两者在发病机制、流行病学、临床诊治方面具有相关性,而且独立于肥胖之外。
国外的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大于40%,2型糖尿病患者约77%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情中度以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更易发生糖调节机制受损和糖尿病。
因此所有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都应考虑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可能性,尤其是出现以下情况时:
1
打鼾、白天嗜睡;
2
肥胖、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控制困难;
3
顽固性难治性高血压,且以晨起高血压为突出表现,昼夜血压节律为非杓型或反杓型;
4
夜间心绞痛;
5
夜间顽固、严重、复杂难以纠正的心律失常;
6
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7
反复发生脑血管疾病(出血性或缺血性);
8
癫痫;
9
老年痴呆;
10
遗尿、夜尿增多;
11
性功能障碍;
12
性格改变;
13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
14
不明原因的红细胞增多症等。
2项大规模的研究发现,打鼾是10年后发展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成人糖尿病患者中尤为常见,而且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与胰岛素抵抗程度相关,糖尿病患者的睡眠片段化和睡眠质量是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预测指标。
近年来国内外对打鼾与二型糖尿病相关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目前认为打鼾可导致和加重2型糖尿病的主要机制有:
主要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因其夜间反复出现呼吸暂停/低通气导致反复憋醒,睡眠片段化,致使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发氧化应激水平上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激活及脂肪因子改变等一系列级联反应,最终导致胰腺β细胞功能受损及胰岛素抵抗。此外,糖尿病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也可加重睡眠呼吸暂停的危险,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打鼾者要
席先生近两年上班总是没精神,犯困,上班效率低,一直被这个问题困扰的他很苦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年9月份医院肺病科兰智慧主任中医师。兰主任详细询问病情发现了席先生夜间睡觉有打呼噜的情况,甚至经常会憋醒,加上席先生的体型偏胖,考虑到席先生可能患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个病,建议他完善睡眠呼吸监测这个检查。果不其然,睡眠呼吸监测结果显示席先生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重度),夜间睡觉缺氧情况严重。
兰主任根据监测结果给席先生制定治疗方案,需要边减肥边配合着呼吸机治疗。后来席先生就按建议自己买了一个呼吸机,在家里晚上睡觉的时候戴上呼吸机治疗,刚开始一两天不太习惯,但他还是坚持戴着。1周之后他就完全适应了晚上佩戴呼吸机睡觉,觉得跟平时没有什么区别,并且明显觉得白天上班更有精神了,神清气爽,不容易犯困,思路清晰,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了。就这样他坚持用呼吸机治疗4个多月,后来特意门诊找兰主任复诊,表示十分感谢兰主任为他解决了这个困扰,并且席先生还说“带呼吸机睡觉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恐怖,用了1周之后你就会觉得有很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晚上睡觉时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带呼吸机的这个习惯”。
可能大家还不太了解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个病,没关系,让我们来为大家讲解下这个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每晚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呼吸暂停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呼吸气流完全停止10秒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呼吸气流强度(幅度)较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并伴有血氧饱和度较基础水平下降≥4%或微醒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指每小时睡眠时间内呼吸暂停加低通气的次数。
这个病现在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达到了总人数的4%左右,并且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多的。这个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晚上睡觉打呼噜,呼噜声特别响,并且没有规律,甚至中间有停顿,严重者可能会被憋醒,大汉淋漓,有濒死感;白天症状主要是容易犯困,没有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头昏昏沉沉的,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随着疾病的进展,可能会累及全身各个脏器甚至出现一些并发症,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
白天总是没有精神,容易犯困,工作效率低,睡觉总是打鼾,我们需要警惕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发生。这种疾病因为夜间的呼吸暂停或低通气,会引起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进而影响全身各种器官,严重者会发生猝死可能。所以尽早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您自己或者家人有这种情况,医院就诊,判断是否有“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若经过积极检查明确诊断后,您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和害怕,目前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我院肺病科从年开展睡眠监测技术,建立由专人负责的睡眠监测室,配备多导、便携睡眠诊断设备以及BiPAP/CPAP呼吸机,睡眠呼吸监测技术及治疗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欢迎咨询预约,
-(肺病科护士站)(裴医生)
团队介绍
兰智慧
教授主任中医师
中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整合医学会睡眠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学会肺系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慢性病管理分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
擅长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及中医辨证论治,如急、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及肺心病、肺癌、支气管扩张症、肺炎、呼吸衰竭、肺间质纤维化、胸腔积液、肺部结节、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在慢性疾病及不同体质的中医调治方面有丰富经验。
总院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慢性咳嗽睡眠诊室,4号楼二楼)
周三上午、周六上午(呼吸及危重症医学门诊二诊室,1号楼二楼)
裴秋兰
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扩张、睡眠呼吸障碍等疾病。
编辑:钟世芳审核:沈德森
好文推荐
1:看完本文,肝硬化的一切都明白了!
2:这里也是家,这里年味正浓
3:癌症真相与谣言!不管为自己还是为孩子,你都该读一读!
4:世界癌症日
癌症早预防,健康早准备
5:立春过后是养肝“*金期”,教你护肝小妙招
我知道你“在看”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睡觉经常打鼾,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家里有人睡觉会打鼾的朋友肯定被打鼾声“折磨”了很多年,或者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睡眠质量。
打鼾的人自己睡眠质量差,没办法得到很好的休息,白天容易精神不济,很容易嗜睡。同时也会影响同睡家人的睡眠质量,特别是夫妻之间,脆弱者甚至会引发神经衰弱的症状。
打鼾可能看到这个词是比较的生疏,想必打呼噜可能就不会那么的生疏了?在医学上,打鼾称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据数据显示,打鼾主要以男性为主,男与女的比例是“6:1”。另一方面,男性开始打鼾是比较早的,大约在20岁左右就有可能发生,女性较男性为比较晚一些,对于打鼾还有你不知道的。一般而言,成年人以混合性症状所引起的最多,未成年人则以阻塞性的问题最多。鼾声的产生:由于打鼾者的气道通常比正常人狭窄,白天清醒时咽喉部肌肉代偿性收缩使气道保持开放,不发生堵塞。但夜间睡眠时神经兴奋性下降,肌肉松弛,咽部组织堵塞,使上气道塌陷,当气流通过狭窄部位时,产生涡流并引起振动,从而出现鼾声,严重时呼吸可以暂时停止,从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另外还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为中枢性的原因医学界认为,打鼾也很可能因为身体上的其他病因造成。目前的医学研究报告显示,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打鼾的机率较高,体型较常人肥胖者也较容易出现打鼾的现象,另外如胸部有毛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患者都较常有打鼾的问题。
另外,打鼾还会增加患病风险。上面也说到,打鼾会让人处于缺氧状态。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为七小时,那么打鼾的人,每晚会有大约5-6分钟处于无氧呼吸状态,吸不到氧气,就会导致缺氧,有引发脑血管等疾病的风险。更严重者,打鼾甚至会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至猝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apneasyndrome,以下简称SAS)也称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通常是指在每晚7h睡眠过程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次数30次以上,或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h。
常因长期反复缺氧易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等,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它也是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
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病因有哪些?临床上,SAS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对机体造成的损害主要是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所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将其分为阻塞型(OSAS)、中枢型(CSAS)、混合型(MSAS)。
1.CSAS
睡眠时,位于延髓和脑干的高级中枢对呼吸的影响减弱,呼吸中枢对各种不同的刺激,如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上气道等的反应性也减低。这样在呼吸中枢呼吸肌系统出现病变时,睡眠过程中即可出现呼吸停顿。
2.OSAS
OSAS主要病变部位在咽部,咽腔自后鼻孔至会厌,是上呼吸道和上食道的交叉路口,从后鼻孔至会厌,缺乏完整的骨性结构支撑,主要靠咽腔周围肌的收缩来调节咽腔大小。
由觉醒转入睡眠时,咽腔周围肌紧张性降低,加之平卧睡眠时重力因素引起舌根与软腭后移,咽腔相对狭小。
此外咽侧壁肥厚,扁桃腺及舌体肥大,软腭肥大,下颌后移,会厌水肿等因素均可导致咽腔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OSAS。
SAS有哪些表现?除了前面提到的睡眠打鼾伴有鼾声间歇和呼吸暂停外,伴随的还有睡眠质量下降,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和口干、白天注意力不集中、易疲乏、记忆力减退、易生气、焦虑或抑郁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部分单身人士来说,可能无法意识到自己是否有打鼾,白天所感到的疲乏和嗜睡也很可能会被认为是太累或年纪大了,从而忽略了典型的表现。
如何正确治疗SAS?治疗前需要先诊断,多导睡眠图检测(PSG)是诊断OSAS以及其程度的金标准。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而治疗SAS,目的主要是增加咽部气道的张力,扩大气道容积,建立旁道通气,消除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以及改善缺氧和CO2潴留,一般需要从以下5个方式改善。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睡眠以及生活习惯,超重患者应鼓励减肥,尽量勿服用安眠药,适当运动,尽可能侧卧位睡眠。积极治疗全身相关疾病。
2.药物治疗
医生会根据当事人的病情给予一个合理的诊疗方案,该方法主要适用于轻中度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抑制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的REM睡眠,从而改善嗜睡。
3.持续性气道正压(CPAP)
CPAP是治疗中重度SAS的一线治疗措施,对无手术指征或其他方法疗效不好的患者均可适用。
4.口腔矫正器
研究证明口腔矫正器可把下颌及舌在口内向前移动,使后口腔和口咽部增大,对轻度和中度睡眠呼吸暂停效果良好。适用于不能耐受CPAP、不宜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以及轻中度OSAS患者。
患有颞颌关节炎及颞颌关节功能障碍者,不建议使用。
5.手术治疗
主要采用的是悬垂软腭成形术(UPPP)。具体的还是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做针对性治疗。
参考^刘恒,阙丹,孙彬录.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4(01):60-62.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