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中呼吸调节紊乱,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睡眠习惯性打鼾、日间极度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好发于肥胖人群和老年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致死性质的睡眠呼吸紊乱性疾病。
具体指标为:睡眠呼吸紊乱指数大于5,或每晚7小时的呼吸暂停加呼吸低通气达30次以上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约为2%-4%,男女发病比率为6:1左右,常见于40-70岁的肥胖者,65岁以上患病率可达20%-40%。
儿童期由于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也是此综合征的高发年龄组。估计全世界每天有人死于本病。
对身体的影响
统计显示,7年内死亡率16%,其中71%死于心血管疾病。未治疗患者,5年病死率为呼吸暂停指数大于20者,8年死亡率为37%,而呼吸暂停指数小于20者,死亡率仅4%,减肥治疗人群5年死亡率11%。故有效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
对心血管呼吸系统的影响:常出现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呼吸衰竭或碎死等,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后以上疾病多可减轻或恢复正常。对肾脏的损害:常见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治疗,好转或痊愈。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长期可造成智力减退、记忆力下降和性格改变等。对精神系统的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对内分泌系统的影晌生长激素的释放减少。
常见成因
上呼吸道任何一个部位的阻塞性病变都可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见的有鼻部原因:如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肥厚性鼻炎、鼻前后孔狭窄、鼻腔肿瘤、鼻窦炎、鼻腔异物等。咽舌部原因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部脓肿、咽部肌肉麻痹、舌肿瘤、舌后坠、巨舌症等。
喉部原因:会厌囊肿、喉软骨软化、喉部肿瘤、喉部畸形、炎症等。颈部及全身性原因:颈部放射治疗瘢痕、甲状腺肿大性疾病、肢端肥大症、肥胖症等。其他如小颌或缩颌畸形等。
发病特点
40-60岁多见,男性,超重中老年人更常见。主要临床表现有:打鼾:打鼾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征性表现,音量可达60分贝以上;鼾音不规则,时而间断,由响亮鼾声、短暂气喘及持续10秒以上的呼吸暂停交替组成,呼吸暂停表现口鼻气流停止,但胸腹式呼吸仍存在。
日间极度嗜睡:晨起头痛,迟钝,日间发生困倦或嗜睡感,患者可立即入睡,而无法控制,甚至骑自行车时可入睡而摔倒。
异常行为症状:呼吸暂停产生窒息感及伴随身体运动可突然惊醒,出现几次呼吸后再次入睡。睡眠时频繁翻身或肢体运动,可踢伤同床者;有时突然坐起,口中念念有词,突然又落枕而睡。
神经症状: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和警觉力下降。精神症状性格变化包括急躁、压抑、精神错乱、幻觉、易激惹、敌视、好动,易发生行为失当、嫉妒、猜疑、焦虑沮丧等。
医院,耳鼻喉技术项目成功终点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