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呼吸”与“张口呼吸”(详情请观看视频)
◆正常呼吸时,口腔处于协调的生理状态,此时舌体位于上下牙列内侧,舌体与颊部的肌肉形成内外肌力平衡,牙弓的正常形态也得以形成并维持。同时,鼻腔和口腔借以硬腭(俗称口腔中的“天花板”)分隔,好比鼻腔和口腔为并排的两个水管,正常情况下,鼻腔这个水管内有“水流(指空气)通过,而口腔这个水管内有舌体支撑,所以两个水管的形态得以保持。
◆当小孩张口呼吸时,长期气流从口腔通过,使得硬腭鼻腔面和口腔面的压力不平衡,影响了发育中硬腭的正常下降,即口腔这个水管内既有舌体,又有“水流”通过,而鼻腔这个水管内空荡荡的,所以当然导致硬腭这个“天花板”凸向没有内容物的鼻腔,造成鄂穹窿高拱。
◆此时,气流从口腔通过,即张口状态下,迫使舌体位置下降,上颌后牙内侧体支撑的肌力平衡丧失,而外侧嘴唇及面颊肌力因没有内侧舌肌的抗衡而作用于上颌弓,造成上牙狭窄,上前牙前突;同时,张口呼吸迫使下颌下降,伴随后牙的继续萌出,下颌骨发生向下,向后的旋转,造成小孩开合,呈现长脸畸形,即“腺样体面容”。而下颌骨向下、向后的旋转,则会造成上气道空间进一步变小,从而导致或加重睡眠呼吸障碍。
如何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生活习惯
◆大多数患儿在切除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后,张口呼吸的习惯明显改善,但长期的张口呼吸儿童因为维持下颌位置的肌肉群已适合病态的张口状态,甚至已造成牙颌畸形,通畅上呼吸道后,张口呼吸依然存在,这种习惯的张口呼吸仍然会造成或加重发育中患儿的牙颌畸形,必须加以矫正,以杜绝牙颌面畸形的形成、加重、避免日后创伤大的手术。
唇肌训练法◆儿童由于张口呼吸,其上下唇多外翘,这对于外形和牙槽发育都有不利影响,可通过唇肌训练的方法,增强患儿闭嘴肌功能,促使养成闭嘴呼吸的习惯。常用的方法有抿嘴,吹肥皂泡、纸蛤蟆、口琴、黑管、萨克斯等。
吹气泡法:准备一杯水一根吸管。要求患儿通过吸管向水中吹起、令水中出现气泡。要求一口气吹的时间越长越好。
吹肥皂泡法:准备一杯肥皂液、一根吸管。先将吸管在肥皂液中浸泡,要求小孩将吸管对着空中吹,就会出现一连串的肥皂泡。此方法有助于提高小孩的兴趣。
吹口琴法:大一点的小孩可以让其学习吹口琴或口风琴,同样令唇肌得到训练。
1/2口罩治疗法◆对无鼻腔疾病的口呼吸小孩,家长可以让小孩睡觉时戴自制的1/2口罩。其高度是日常使用口罩的1/2,只遮住口唇,而暴露鼻孔。先用薄层的口罩,若小孩能戴用较长时间,则逐渐将口罩加厚。训练后,绝大多数儿童能改变嘴呼吸的不良习惯。
被动性闭口训练法◆医院口腔正畸科或儿童口腔科均能制作由头套、颌托、弹性绷带组成的呼吸矫正器,对张口呼吸患者进行治疗。佩戴后可以让患儿使用鼻子呼吸,由此养成用鼻子呼吸的习惯。更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夜间睡觉时,在上下唇闭合后,用胶布粘贴嘴唇,避免入睡后上下唇重新打开,迫使睡眠后用鼻呼吸。
前庭盾治疗法◆口腔正畸科或儿童口腔科在患儿口腔取模后利用自凝塑胶制作而成,外形看起来类似于拳击比赛中用的“护齿牙套”,放于口腔前庭部分,戴用时起到封闭口唇的作用,迫使患儿用鼻呼吸。前庭盾一般有一排3-5个小孔,在戴用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可以用自凝塑料把小孔封闭。同时,在患儿白天戴前庭盾时经常提醒患儿闭唇包住前庭盾,以作唇肌训练。
对于长期张口呼吸已经造成牙列紊乱和(或)颌骨变形的医院的正畸科或儿童口腔科检查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