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子弹财观
作者
行者
编辑
冯羽
美编
倩倩
蓝月亮又喜提热搜了。
一个名为#和蓝月亮一起悦动中秋#的讨论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阅读数超过万,排在话题榜中秋活动的前列。
不仅如此,今年蓝月亮还赞助了央视中秋晚会,并将自己的蓝月亮用户节跟中秋晚会相结合,不难看出蓝月亮希望借中秋进行大规模营销的野心。
根据历年央视赞助的价格推算,相关人士预计蓝月亮此次中秋系列的营销投入可能超过五千万。
这种不计成本的市场投入,在最近一年相对萎靡的市场环境下实属罕见。
蓝月亮疯狂的市场营销投入,既受股价下行压力过大的影响,也跟市场表现达不到要求有关。
蓝月亮自上市之后股价走势就是一条跌宕下行的曲线,并没有震荡上行的趋势。数据显示,截止10月5日收盘,蓝月亮股价报5.31港元,较年1月最高点18.95港元下跌70%,市值仅剩亿港元。
近日,蓝月亮发布的中期财报也显示,虽然上半年收入和销量双增长,但亏损依旧,而且线上主营销售渠道收入下滑,也成为蓝月亮亟待解决的问题。
资本市场的嗅觉更是敏锐。最新消息显示,曾一直看好蓝月亮的花旗银行发布报告称,虽然蓝月亮管理层对年下半年前景看法保守,但相信在一个月前发盈警时降低指引已让投资者有心理准备,对蓝月亮、、年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37%、22%、21%,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目标价由7.2港元下调至6.1港元。
多重压力之下,市场表现不好要继续投入,而投入又带动营销费用增长,结果就会进入一个越来越亏损的怪圈。
这意味着蓝月亮必须进行变革,不然等待它的只能是被资本市场抛弃的下场。
1、困于高价原材料
年8月25日,在港股上市的蓝月亮集团发布半年报,营收毛利同比增长,但期内亏损依旧在加剧。
这似乎成为近几年蓝月亮经营数据的唯一标签。
其中报显示,上半年蓝月亮实现营收28.83亿港元,同比增长22.4%;净亏损1.49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5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其亏损增长是在毛利增加背景下出现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蓝月亮的毛利为15.2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2.59亿港元上升21.4%,整体保持平稳。
然而,即使蓝月亮宣布,自身的亏损大部分是由于海外人民币资产兑换美元产生的汇兑损失,但除去这部分所谓的汇兑损失,蓝月亮依然处于亏损状态。
(图/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蓝月亮在自身财报中宣布这部分损失来源于公司人民币资产在海外汇兑的损失,这对于分析师群体来说不可思议。”香港知名分析师林曦对「子弹财观」表示,蓝月亮在海外并不存在直接的原料供应商,也不存在在海外需要动用美元购买的资产,这其中的汇兑损失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需要企业在后续进行详细说明。
他进一步指出,蓝月亮需要的原料分成两种,一种是外壳的塑料,一种是作为生产原料的棕榈油。“外壳的塑料严格来说应该是外壳生产厂商订购,蓝月亮只需要外壳并不直接购置原材料;另一边国内有棕榈油销售的大盘,可以从国内以非常透明的价格购买,并不需要在海外进行采购。”
加之最近没有听说过蓝月亮有海外资产并购的事情,所以林曦并不清楚这个汇兑损失怎么产生。“即使按蓝月亮牵强的理由去掉汇兑损失,上半年蓝月亮的真正亏损还有万港元,是去年同期的2.5倍。”
实际上,蓝月亮现在真正的问题在于成本上涨过快,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速度和亏损增加的速度超过预期。
一般而言,毛利率基本上可以显示出一家企业的经营状态。蓝月亮财报数据显示,年上半年,蓝月亮集团毛利率高达63.99%,而到年上半年跌至53.05%,两年时间毛利率下降了10.94个百分点。
造成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跟原材料上涨有很大关系。中报数据显示,当前蓝月亮的营业成本从年上半年的10.96亿港元上升至年上半年的13.54亿港元,涨幅约为23.5%,高于营收22.4%的增速。同一时期内,公司原材料成本占营业成本的比重也从85%提高到98%。
换言之,原材料成本高企削薄集团利润,可能才是蓝月亮现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