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u0002蓝月亮u0003昔日u0
TUhjnbcbe - 2025/6/13 19:20:00
北京哪个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最近,一则新闻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在河北廊坊,一位大学女生通过网络订购了一瓶蓝月亮洗衣液,收到的却是一个名为“蓝月壳”的山寨产品。

除此之外,还有网友展示了更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仿冒例子,如“蓝目高”、“蓝月液”和“篮月亮”等,这些仿制品乍一看与原品难以区分。

鉴于仿冒品泛滥成灾,“如何辨别真假蓝月亮?”、“蓝月亮没有防伪标识吗?”等问题也频频出现在网上讨论中。

那么,为何众多洗衣液品牌偏爱仿制蓝月亮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蓝月亮在洗衣液市场中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一度在市场份额上超过了宝洁和联合利华等国际大牌,达到超过50%的市场份额,堪称洗衣液行业的领军品牌。

蓝月亮昔日名声大噪,现在为何默默无闻

探索一下

然而,近年来蓝月亮的表现却有些不尽人意。

其市值持续缩水,亏损额度扩大,市场份额也逐渐萎缩,品牌的领先地位岌岌可危。

虽然仿冒品的泛滥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根本问题在于蓝月亮自身的过度自信。

01

蓝月亮虽然以洗衣液起家,但最初其实并不专注于此。

年,罗秋平,一位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在广州注册了“道明化学研究所”,专注于日用化学产品的研发,这便是蓝月亮的前身。

道明最初的产品是一种供酒店使用的喷雾式清洁剂,名为“全能水”,罗秋平便借此完成了资本的初步积累。

年,“道明化学研究所”更名为大家熟知的蓝月亮,转型生产厨房油污清洁剂。

也是在那时,蓝月亮开始考虑进入家庭清洁市场。

当时,国际品牌如宝洁、联合利华纷纷进驻中国市场,而国内品牌如立白、纳爱斯也迅速崛起。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蓝月亮并未急于进入。

到了年,随着国内日化品市场竞争的加剧,无论是国际还是本土品牌,为了抢占洗衣粉市场可谓是不择手段。

看到市场格局即将固化,蓝月亮决定介入。

为了避免与其他大品牌的直接竞争,创始人罗秋平采取了一种绕行策略,推出了洗手液这一当时尚未被日化巨头涉足的产品。

然而,在那个经济相对落后的时代,普通家庭条件有限,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肥皂而非洗手液,导致洗手液的销量并不理想。

这也使得当时尝试洗手液市场的其他日化品牌纷纷退出,唯独蓝月亮坚持了下来。

转折点出现在年,蓝月亮总部所在的广州爆发了严重的非典疫情,此后迅速蔓延至全国,引起全民对个人卫生的高度重视。

非典期间,人们普遍认为肥皂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开始转向使用更安全的洗手液。

幸运地,蓝月亮抓住了这一机会,捐赠了大量抑菌洗手液,迅速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非典结束后,经过几年的发展,蓝月亮开始筹划进军更广阔的洗涤市场。

年,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找到罗秋平,极力推荐他进入洗衣液市场,并表示愿意投资支持。

张磊之所以这么热衷,主要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由此带来的消费升级机会。

当时,洗衣粉仍是主流洗涤产品,洗衣液的市场份额不足4%,不管是国际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大家都在洗衣粉上全力以赴,普遍认为洗衣液超出了国人的消费能力,因此没有人涉足。

然而,张磊在洗衣机普及的大趋势中看到了洗衣液未来的普及前景,他认为必须在国际巨头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尽早占据这片市场蓝海。

罗秋平与张磊的想法不谋而合,很快就将原本的洗手液生产线进行改造,推出了全新的洗衣液产品。

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蓝月亮已决定全力以赴投入洗衣液市场。罗秋平甚至拿出了公司全年收入的一半——也就是2亿人民币,签约奥运冠军郭晶晶作为代言人,把公司的命运赌在了洗衣液上。

随后的事情为人熟知,郭晶晶代言的蓝月亮广告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她的影响力帮助洗衣液市场迅速火起来。

此外,蓝月亮在线下渠道的推广上也毫不吝啬投入。当时,如果宝洁和立白在沃尔玛布置3个推销员,蓝月亮就会布置8到9个。

想象一下,在超市购物时,突然有8到9个推销员围绕你推销,你会怎么选择?

通过密集的电视广告和商场推广,蓝月亮让消费者迅速了解到洗衣液这一新型产品。

奥运会结束后的三个月内,蓝月亮已经在洗衣液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看到蓝月亮独霸市场,国际品牌迅速反应过来。

年,联合利华推出了奥妙洗衣液,并全面对蓝月亮发起挑战。他们不

仅在营销上聘请了姚明加持,还利用公司的规模优势,发动了价格战,推出了如“买二送一”等促销策略。

这种策略明显是为了将蓝月亮挤出市场。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尽管面临连番攻势,奥妙并未能取代蓝月亮的市场地位。

甚至在接下来的五年中,蓝月亮依靠市场的先发优势,营收从4亿增加到43亿,增长了超过十倍。

到了年初,蓝月亮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52.7%,稳固了其洗衣液市场的领导地位。

02

然而,俗话说得好,建立江山容易,保住江山难。

年,蓝月亮52.7%的市场份额相当于其他三个竞争对手总和的市场份额。

但到了年,蓝月亮的市场份额缩减至24.4%,几乎被纳爱斯(23.5%)赶超,随后立白的市场份额也达到了20%左右。

他们是如何从蓝月亮手中抢走这么大一块市场份额的呢?主要原因是蓝月亮自食其果。

年,创始人罗秋平突然宣布,蓝月亮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并未达到其个人的预期。

通过市场调研,他认为原因在于超市对供应商的压制。

作为洗衣液市场的领头羊,蓝月亮不甘示弱,迅速与合作伙伴之一的大润发进行谈判,提出了在超市中设立“月亮小屋”专柜的要求,并要求对所有产品进行自主定价,降低超市的合同扣点,利润自行分配。

毫无疑问,这一要求被大润发拒绝了。

不愿意屈服的蓝月亮无法忍受这一挫败,做出了一个关键的错误决定。

既然超市不配合设置专柜,那就自己投资建立线下渠道,让超市明白谁才是市场的主导。

年6月,蓝月亮决定将所有产品从大润发的超市中撤出。

不仅如此,他们还决定与家乐福、华润苏果等多家大型超市断绝关系,全力自建销售渠道。

随后,蓝月亮的线下实体店“月亮小屋”像春笋般在各地街头巷尾涌现,提供了销售、物流和洗衣等多种服务。

然而,这个备受期待的“月亮小屋”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和市场份额,反而因为高昂的运营成本造成了严重的亏损。

何况,大多数消费者购买洗涤产品时倾向于在超市或网上随手购买,几乎没有人会专门前往没有折扣优势的“月亮小屋”购物。

到了年,蓝月亮不得不认识到“月亮小屋”的失败,重新联系曾经断绝合作的超市,希望能够恢复合作关系。

怀着赚钱的心态,大润发、家乐福等超市并未计较旧怨,欣然接受了蓝月亮的合作请求。

然而,当蓝月亮重返超市时,却发现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短短两年时间内,超市的洗衣液货架已经被纳爱斯(超能、雕牌)、立白、联合利华(奥妙)、宝洁(碧浪)等竞争对手占领。

更糟糕的是,在蓝月亮混乱的这两年中,其他品牌抓住机会大力宣传广告,压制蓝月亮的市场份额。

例如,纳爱斯大力投资请孙俪等明星代言;立白则赞助了《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两大热门节目,使得其销量大幅上涨。

在这样的攻防之下,蓝月亮的市场人气明显下滑。

面对竞争对手的崛起,蓝月亮再也无力挽回市场份额。

尤其是在线下市场,竞争对手纷纷打起了洗衣粉时代的价格战,大多数同类产品的价格都低于蓝月亮。

在这场价格战中,刚刚喘过气来的蓝月亮显得毫无招架之力。

毕竟,洗衣液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各品牌之间的差异不大,消费者没有理由偏爱价格更高的蓝月亮。

03

在这种情况下,蓝月亮不得不将重心转向线上,试图通过快速发展的线上渠道来弥补线下渠道的利润损失。

不可否认,蓝月亮的线上渠道做得相当不错。无论是自营还是合作的第三方平台,蓝月亮几乎在所有主要电商平台都有布局,多次成为销售冠军。

这也使得年蓝月亮接近50%的收入来自线上渠道。当时,一些行业观察家甚至将蓝月亮视为快消品数字化的典范。

但线上市场同样竞争激烈,要想在此站稳脚跟,必须听从电商平台的安排。

大约从年开始,蓝月亮在线上逐渐失去了对自身产品的定价权。

无论是传统电商平台的各种购物节,还是如拼多多这样的新兴平台的价格补贴政策,都使得蓝月亮线上的产品价格远低于线下,这压缩了其利润空间。

为此,蓝月亮甚至宣布重新回归线下市场,新的策略是深入下沉市场,专注于开发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市场。

为了推动线下销售的增长,蓝月亮不得不采取补贴和增加市场费用的策略。

然而,下沉市场的消费者对价格更为敏感,蓝月亮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与竞争对手的价格战中,尽管销售额有所提升,但利润却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

这一点在蓝月亮的财务报告中有所体现。根据其发布的年全年及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年蓝月亮的净利润下降了22.5%,年上半年则录得了1.49亿港元的净亏损。

至于蓝月亮在洗衣液市场的占有率,自从年几乎被纳爱斯(超能、雕牌)超越后,官方和第三方几乎再没有发布新的统计数据。

当前网络上的说法认为蓝月亮仍然是“综合占有率第一”,但这一数据的真实性难以考证,我们只能将其暂时视为市场领先者,但其领先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网友对蓝月亮的主要抱怨是其价格过高,而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则远低于蓝月亮。

对于当前的快消品市场而言,消费者几乎没有品牌忠诚度可言,基本上是哪个产品便宜就选哪个。普通消费者也难以分辨洗衣液的好坏,他们只看价格。

蓝月亮在价格方面没有优势,反而为了维护品牌形象,推出了许多高价新产品,例如定价高达69元的克“至尊浓缩洗衣液”。

根据蓝月亮年的招股书显示,至尊浓缩洗衣液的销量非常糟糕,曾经遭遇直销客户和线下经销商的大量退货,涉及金额约1.5亿港元。为了消化库存,蓝月亮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这一产品不仅未能帮助蓝月亮打入高端市场,反而拖累了公司的整体利润。

另一方面,蓝月亮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也相当大方。

郭晶晶、杨澜、刘雯、彭于晏等众多明星曾经是蓝月亮的形象代言人,其广告几乎常驻央视。

同样在招股书中,蓝月亮甚至提到未来五年将投入23.5亿港元用于广告推广,而相比之下,研发费用仅为约1.66亿港元。

如此高额的营销开支无疑会反映在产品销售定价上,这也是蓝月亮难以进行大幅度降价的原因之一。

在洗衣液市场接近饱和的今天,蓝月亮不重视研发而选择大规模广告投放,除了烧钱外,能否真正带来销售增长还是个未知数。

对此,有媒体评论道:或许蓝月亮之所以未能再创年后的第二个洗衣液神话,是因为其营销表现力远大于产品力。

04

不幸的是,在洗衣液市场未能稳住阵脚的同时,蓝月亮还错过了“洗衣凝珠”这一新的市场机遇。

洗衣凝珠由宝洁在年引入中国市场,大约从年开始在国内逐渐流行起来。

目前,洗衣凝珠的市场增速显著,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9%,仅次于常规洗衣液,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如宝洁、联合利华、立白等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已经在洗衣凝珠市场占据了领先位置。

然而,蓝月亮至今未能推出自己的洗衣凝珠产品。

由于高度依赖洗衣液,其营收结构较为单一,现在又错过了洗衣凝珠,蓝月亮的局面显得尤为尴尬。

有消息称,蓝月亮内部认为洗衣凝珠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家庭的洗衣习惯和需求,因此接下来将继续专注于发展浓缩洗衣液市场。

洗涤市场的格局瞬息万变,创新与长期主义之间的选择并没有固定答案。

大多数老牌企业在追求长期主义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开创新时代的勇气;而一些企业因过于急于变革,反而丧失了谨慎。

对蓝月亮而言,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其未来是否能够成为时代宠儿还是行业弃子的关键所在。

#我心中的文学天花板#
1
查看完整版本: u0002蓝月亮u0003昔日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