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从小我们就被家长耳提面命,饭前便后要洗手,出门回家要洗手,包括现在,我们自己做了父母,也会催着孩子们要勤洗手,讲卫生。那到底,我们为什么要洗手呢?
年,新冠肺炎的横空出世改变了世界,也让病毒二字再次回归人们的视线。病毒,这个小到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简单生命形式,却能深刻影响我们的生活。据说每个人一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与感冒病毒搏斗,这是常见的鼻病毒。甚至健康人的肺里病毒也有种之多!更别说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病毒无处不在,与我们长期共存。那病毒和人类是怎样发生关系的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双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想象一下,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有人随意打了个喷嚏,喷射出的病菌可高达八千多万,它们随飞沫飘落到各个角落,像桌椅、地面、墙面、门把手,甚至我们的衣服,当人们触摸了这些物体表面,双手就成了病毒传播的载体。那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是不是人人都会被病毒感染呢?不是的。因为健康人完整的皮肤本身就是天然的屏障能保护我们免受病毒的侵害。但是,当我们的皮肤有破损,或者用污染的手触摸了眼睛、口鼻、会阴部等,这些粘膜暴露的地方,病毒就有可能趁虚而入。所以大家看,除了饭前便后要洗手、便前洗手是不是更重要呢?
提到正确洗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医院,手卫生是预防院感最简单有效的措施,但是在生活中,普通民众的手卫生意识还远远不够。据调查显示,在中国,仅有67%的人能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40%的人回家不洗手,在城市儿童中有良好手卫生习惯的不足30%。新冠疫情暴发后,疾控部门多次在门把手、卫生间等外环境中检测出新冠病毒,钟南山院士也多次强调洗手的重要性。人们的手卫生意识有了大大提高,那么疫情常态化之后呢?人们还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吗?
其实除了冠状病毒,我们生活中,可能通过手传播的疾病有很多,像病毒性感冒、水痘、疥疮、禽流感、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早在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病毒在纸巾表面可以存活15小时,在不锈钢表面可以存活24-48小时,并且能在24小时以内大量的转移到人的手上,在手上,依然能存活5个小时,是不是很可怕?
所以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至关重要。我们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打喷嚏后;外出回家后;接触垃圾后;饭前饭后、便前便后等都要及时清洁双手。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孩子们,他们喜欢用双手探知这个世界,要从小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
让手清洁有两种方式,洗手或手消毒。手消毒可以选择消毒液或消毒湿巾,我们更提倡在流动水下洗手,建议使用洗手液,但要注意在有效期内使用,因为过期的洗手液可能产生绿脓杆菌,对人体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有实验证明,洗手液兑水会大大降低它的除菌效果,听到这儿,您以后还会在洗手液里面加水吗?如果选用肥皂,用后请保持干燥。
说了这么多,大家知道怎样正确洗手吗?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六步洗手法:下面就让我们伸出双手,动起来吧!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第二步:掌心对掌背,手指交叉,相互揉搓;
第三步:掌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揉搓;
第四步;手指弯曲,双手互握,相互揉搓;
第五步:拇指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第六步:五指并拢,指尖在另一掌心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练了,需要注意的是,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
正确洗手的六个步骤
每一次正确的洗手,都可以帮我们挡住一半的疾病。所以,关爱健康,“手”当其冲,只有人人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才能在与毒同行的路上立于不败之地!
供稿:烟台市芝罘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赵洪莉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