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在全国防疫最严城市香港,普通市民是如何保
TUhjnbcbe - 2025/4/28 19:15:00

美亚在港村的美亚

说起来也好笑,为了写这篇文,我问了好几个香港朋友,有中过的没中过的,想参考他们的意见,结果大家都不太清楚目前港府的防疫政策更新到哪一步了,好像这件事从他们生活中消失了。

其实这是三年里我两地跑感受到最大的差别:心态。??????????????

我只要在香港待着,就会觉得生活平静,外面无论第几波疫情,都与我们无关,香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这样的想法,大街上熙熙攘攘,公园里阳光明媚。?

我无法跟内地的亲友在同一频道沟通,因为他们都拿幸存者偏差来堵我,每次我们去餐厅吃饭,和父母视频压力都会很大。??

但只要回到内地,我就会不自觉跟着风声鹤唳,觉得香港躺平了,完了,危机四伏。这也是为什么,今年3月份香港第五波疫情,我在重压之下刷了三张机票,让老李带哥哥妹妹回内地,结果被困在了上海。

当然,现在看这个决定并不后悔,当时香港的疫苗率没有跟上,60岁以上老人疫苗率不足20%,造成了一段时间的医疗挤兑和死亡高峰,香港新闻都有如实报道;哥哥妹妹彼时还没有打疫苗,让他们回来把疫苗打了再回去,是负责任的。

但是当时,我确实跟着重度恐慌了,整夜无法入眠。

我觉得这跟两地的主流宣传有巨大的关系,所以我首先想跟大家说的就是:事已至此,开放大势已定,心态一定要摆正,不要害怕,不要恐慌,不要有大祸临头的绝望。

前两天看三联的报道,疫情三年全球焦虑和抑郁患者剧增25%,这还是年的数据,放到年的中国,这个数据保守估计要翻倍。?????????

心情对疾病的影响很大,大家要正确看待,谨慎应对,科学防治,冷静地度过黎明前的黑暗。

言归正传,为什么香港被称为全国防疫最严的城市,因为它至今在执行几点措施:???

1、限聚令;?????

限聚令,顾名思义,限制聚集的条例。限聚令根据疫情发展机动变化,我印象中有两人、四人、八人的区别。我们曾经去餐厅吃饭,一家四口都要分开两桌坐。?????????

港府对公共场所也会按照种类和时间错峰开放,比如堂食的时间段调整,比如酒吧、烧烤、公众游泳池,相较于影院和餐厅,是最后开放的。????

2、口罩令;?

户外不戴口罩,罚款(不包括特殊场合,比如餐厅、行山、海滩)。???????????

3、疫苗通行证(安心出行);

在香港去餐厅等公共场所,也要出示「安心出行」绿码,并扫码留下行踪。公共场所不执行「安心出行」,最高罚款0,加监禁6个月。

「安心出行」绿码不看核酸检测结果,而是三针疫苗通行证。打完三针需要到邮局去换疫苗通行证绿码(与国外和内地针剂互认)。

4、污水渠取样,围封强制核酸;??

隔段时间,港府会围封小区,对住户进行强制核酸检测,违例不检罚款。

围封有两个参考标准:自主上报的阳性病例地址;污水管道中收集到病毒含量高的住宅楼。(这个涉及到气溶胶传播,一会儿会讲)???????????

最主要的就以上几点,这几点都是港府为了拉平感染曲线,避免疫情大规模爆发的举措。??????????????

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举措,是因为我们可以从中提取到关键的信息,找到个体应对的方法:?

1、要避免去人多的地方聚集。??

2、要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这一点要强调,我看到有大V提倡不戴口罩,实在是有些不负责任。

即便现在的奥密克戎已经是上呼吸道疾病,青壮年得了很快康复,但我们戴口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那些抵抗力低下的老人,为他们做病毒屏障。???????????????????

3、要打疫苗、打疫苗、打疫苗。(这part很长,如果打过三针疫苗了直接翻到后面看4)

香港的疫苗通行证,其实是对三针疫苗的软性强制,让你不打三针寸步难行;哥哥和妹妹所在的本地学校和国际学校,也软性要求三针疫苗。

内地开放后,我才发现身边很多人还是没有打疫苗,大家对疫苗有一种矫枉过正的恐惧,比起新冠更怕副作用。

我非常能理解大家的心情,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在香港第五波疫情之前,哥哥妹妹也是没有打疫苗的。???????????????????

但是现在开放了不是吗?打疫苗是基础操作。

如果你实在犹豫,可以在现行的灭活疫苗中选择打科兴,因为科兴是出口疫苗,有绝对科学的数据做安全支撑。??????????????

给大家看我在港府网页上新鲜下载的数据:

我们看克尔来福(科兴在香港的名称)在第五波疫情中的表现:打了三针科兴的20—59青壮年死亡率为0.01%,没打疫苗的死亡率是0.19%;60—69人群,这个数值是0.07%和1.69%;70—79为0.29%和4.48%;80+群组为1.94%和14.60%。

港府给的官方粗暴总结是:

这还是拿年轻组群保守总结的。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年龄越大,未接种三针的死亡率越高,所以越是老人,就越要动员他们去打三针疫苗。

年轻人更要打,如果我们苦苦支撑了三年就是为了老人孩子,这就是你为了老人孩子去行动的时刻。你不打也许感染后很快就康复了,但你无法为老人孩子形成免疫屏障,他们可能会通过你感染。

关于重症率,再插播一条钟南山12月9日的报告内容,大家对照参考着看:

「最近中国一项纳入近29万名奥密克戎密接者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针对60岁以上人群,三针灭活疫苗的防感染率为4%,防轻型有效率是36%,防普通型是71%,防重症/危重症是83%。」

小朋友也是一样,我身边也有家长很犹豫,不想给孩子打疫苗,我在这里出一份香港儿科护理学院、香港儿科医学会、香港儿童免疫过敏及传染病学会、香港儿科护士学会的联合声明:??

总结:疫苗不但能防儿童重症、死亡,还能防儿童「长新冠」。

划重点:6个月到4岁打科兴;5至17岁打科兴或者复必泰。

有效总结:6个月到17岁,都可以打灭活疫苗。

哥哥妹妹分别在本地学校和国际学校,都一直在软性强制疫苗,最近的一步是将「摘掉口罩,重新恢复课外活动」列上日程,需要家长上传三针疫苗证明。?????????????????????????

所以家长们,为了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为了早日让他们呼吸新鲜空气,请给适龄儿童打疫苗。??????

我的粉宝女性居多,所以我又去查了孕妇与哺乳期能不能打疫苗,结果如下:

那什么人不能打呢?香港政府网页上是这样说的:

北京日报发的接种禁忌如下:??

大家可以对照一下,如果没有以上疾病,都可以打疫苗。

大家关心的副作用,香港卫生署和香港大学持续检测,定期出异常报告,最新的11月30日的在这里:

科兴为0.04%,也就是一万个人里有4个异常,而且非常稳定。

年龄层分布:

年龄层分布也相对均匀,老人小孩异常率并没有太突出的表现。

万分之四的异常率,而且这些异常率多数是轻微。灭活疫苗不会像复必泰等mRNA疫苗反应大,港府说得较为委婉:

大家可以查一下灭活疫苗的原理,疫苗的特点就是安全、易储存、副作用小。

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香港和内地关于注射人群有不同的范围,比如儿童是三岁以上,孕妇不建议打。关于这点我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希望大家在观念上先扭转过来,等到官方放宽就立刻去打。?????????????????????

为什么长篇累牍说疫苗的事,因为我发现,长期的信息混乱和公信力的疲软,造成了大家对疫苗产生了恐惧和犹豫,从上到下错失了疫苗率提升的良机。

香港第五波疫情初始的死亡率,已经为「低疫苗率」付出了代价,医院门口,包着锡纸保暖,等待治疗的病患们的新闻图片。

不要让他们白白牺牲。???????

内地城市拥有更低的居住密度、更年轻的人口结构,更多的经验,面对已经开始开放的环境,应该快速把疫苗率提升起来。????????????????????????

科学抗疫,从打疫苗开始。

4、要注意家庭消毒;??

我们家到现在也没有人感染过,我觉得一个是运气,第二个是我们都打足了疫苗,老李和布兰达都打了三针复必泰,我前两针国药第三针复必泰(混合更强劲),为两个小孩(他们也都打了三针科兴)提供了屏障。

最后是我们养成了家庭卫生习惯,可以分享给大家。???????

一、地漏定期处理:

北京很多朋友阳了,他们普遍反应并没有敢出门,在家莫名其妙就阳了。这个可能就是气溶胶垂直传播。

简单来说,就是生活污水在排污管道里产生了气溶胶(粪便、尿液、分泌物的雾化物),所以港府才会抽检大楼的污水渠,检测病毒量。??????????????

预防气溶胶传播,港府指导是一周一次,把半公升清水倒进每个地漏排水口,我们家用的是1:99的滴露加水。

二、随时消毒:

回家洗手,要认真用洗手液六步洗手法;

买一个雾化消毒瓶,里面装75%或80%的酒精(关于酒精容易起火,你不要对着火或者插座喷就可以了),或者别的消毒液,放在门口玄关。?

一进家门,每个人都要转圈洗礼一下。

三、随身带免洗消毒液和消毒湿巾,去哪里都搓一搓。??????????

香港所有的店铺、写字楼、公共场所的前台、电梯口随处可见免洗消毒液,我们都养成了到哪儿先按一按搓一搓手的习惯。

我们自己也会随身携带便携装的免洗消毒液和消毒湿巾,想起来就擦一擦。

四、家里准备一些抗原快测。???

哥哥在本地学校,学校要求每天早上上学要做快测上传,所以我们家常备快测。如果有不舒服,就会立刻自己测一下,这样能快速知道结果,尽早自我隔离。

最后来说一说阳了之后怎么办吧。?

这一part我不太熟,但是香港很多朋友在今年2、3月份已经经历过了一轮,他们给我的反馈普遍是轻松的。????

那段时间医疗挤兑,也没有足够的方舱和隔离点,他们怕被拖走得不到照顾,所以大多数感染者都自己在家捂好了。?????????????????????

所以如果已经阳了,不要紧张,给你一个港府的指引:

这里面比较重要的是,什么症状算重:气促、心悸、胸痛。这种情况下可以就医。

我再附加一个更具体的:

大家对照着看,不要过分紧张,医院反而会造成交叉感染。

这一部分重要的是:要通风,保持空气流动,不要觉得类似感冒就按照感冒处理。

上图的居家环境消毒,大家可以放大看一看。注意如果自己阳了,不要和家人共用生活用品,有条件的话,不要用同一个洗手间。

还有要多喝水,要有定量运动,不能烟酒。

大家看明白没有?从港府的居家指引来分析,在打过足量疫苗的前提下,绝大多数很快就能恢复健康。大家要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还有就是妈妈们不用紧张,小朋友阳性监护我也查了指引:

总结就是要定时检测体温,注意病程发展,保持睡眠和水果蔬菜的补充。

关于药物,已经有人开始叠buff乱吃药,人民日报给的用药推荐是:

而且也有重要原则:

西药退烧药选用一种即可;且要注意每日服用剂量不要超标;

西药退烧药与中药感冒药尽量不要同服,中成药本身就有退热的功效;布洛芬与感康、白加黑等也尽量不要同服。

中药感冒药尽量只选一种「小量频服」。?

如出现咳嗽等症状,需要服用镇咳糖浆时,应该干喝,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

如咳痰严重需要使用对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切记要将泡腾片溶解在温水中后再服用,不要直接吞服。

另外给我的粉宝们额外的儿童、孕产妇禁忌参考如下:

好了,大概就这么多了,我看了一夜港府的网站,截图截到发昏,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如今香港每天多新增,七间方舱停用了六间,境外入境0+3,但是社会已经恢复了正常运转,演唱会、七人橄榄球、博览会都在如火如荼举行,餐厅、酒吧、烧烤也都开门营业了。

阳性就居家隔离,医院,学校一个班有三个同时确诊就停课一周,除了大街上还是五颜六色的口罩,一切有条不紊。

我相信,挨过这最后几个月,很快我们也可以得到生活的重建。

大疫三年,南柯一梦,有些人永久地留在这场梦中,我们以蜉蝣之微渺,躲在时代的隙缝中,得以侥幸偷生。所以,不要回头看,应该勇敢地挺起胸膛,带着对他们的感激与怀念,把头扭向日出的方向。

1
查看完整版本: 在全国防疫最严城市香港,普通市民是如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