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中午阴阳交替,如果中午不休息,就会导致阴阳不均,气血不调畅,十二经络都会有障碍,使身体感到难受。午休对消除疲劳、增进健康非常有益,是一项自我保健措施。尤其是在夏天,日长夜短,晚上往往又很闷热,使人难以入睡,以致睡眠时间不足,白天工作时常常会感到头昏脑涨、精神不振,容易疲劳,适当休息能让气血通畅,不仅可以缓解一上午的工作疲劳,还可以让下午能高效率地工作、学习。
午休虽然可以帮助人们补充睡眠,使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但也需要讲究科学的方法,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1、什么人适合午休
专家提醒,并非人人都必须午休,应根据身体状态和作息习惯因人而异。首先,夜晚本来就睡得不好,或常受失眠困扰的人,不宜午休,否则会加重晚间失眠;其次,晚上睡足七八个小时,白天仍觉得困倦的人,最好不要由着自己去睡,因为睡太多也是睡眠障碍的一种,午休只会加重症状。
有不适合午休的,当然也有比较需要的。偶尔因晚上加班或其他原因睡眠不足的人,通常都需要在白天通过午休来弥补;白天工作学习太过紧张的人,如学生、司机等,如能午休一会,则可达到缓解紧张、消除疲劳的效果。
2、午休前午餐选择
午休前不宜吃油腻食物,也不宜吃得太饱。油腻食物会增加血黏稠度,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胃消化负担。吃得过饱,会引起大脑反应迟钝,加速大脑的衰老。人们在吃饱后,身上的血液都跑到肠胃系统去“工作”了,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
3、午休时间的选择
午饭后不可立即午休。因为午餐后大量的血液流向胃部,血压下降,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饭后立即就睡,可能引起食物反流,使胃液刺激食管,轻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严重的则可能产生反流性食管炎。所以,午饭后最好休息20分钟左右再睡。
睡午觉的最好时机一般是在被称为第二睡眠周期的“12点至15点”。一般认为,这段时间,刚吃过午饭,肚子饱饱的容易犯困,其实并非如此,而是睡觉的时候到了,此时就算是空腹也依然困意来袭。而在这其中小憩二十分钟左右,就能使大脑得到很好的休息,下午的表现也会得到提高。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午休最好在20分钟以内,最多不超过30分钟,睡眠时间过长容易进入深度睡眠,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慢,醒来后就会感到更加困倦,也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4、午休睡姿选择
理想的午休是平卧,睡姿应取头高脚低、右侧卧位。这样既减少心脏压力,又防止打鼾。平卧能保证更多的血液流到消化器官和大脑,供应充足的氧气和养料,有利于大脑功能恢复和帮助消化吸收。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头倚在后座上,伸展膝盖,脚最好放在一个较低的台子上,这种睡姿也不错。如果难以实施的话,趴在桌上也行。
几分钟的短睡可以坐着或趴着打盹,如果有20分钟以上的时间,还是选个舒服的姿势睡为好。因为坐位及伏案睡觉会减少头部供血,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用手当枕头,伏在桌上午休,这样会使眼球受压,久而久之易诱发眼疾。另外,伏卧桌上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也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
如果你一时睡不着,也要把眼睛闭上,然后把精力集中到呼吸上,放缓呼吸频率,同时,在吸气时轻声发出“嘶”的声音,呼气时发出“呼”的声音,这样有助于你尽快入睡。
5、午休环境选择
午休的时候因为一般都是在办公室或者教室,周围难免声音会比较吵,建议大家可以购买一对隔音耳塞,戴上耳塞之后就可以有一个安静的午休环境了。不过闹钟的声音记得调大一些,防止睡过头哦。午休时应避免受较强的外界刺激,也不能随便在走廊下、树荫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就睡,由于入睡后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易患感冒或生其他疾病,也应注意免受风寒。
6、午休过后需适当活动
午休醒后要慢慢起来,适当活动,可以用冷水洗个脸,唤醒身体,使其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午休之后可以喝一杯水,以补充血容量,稀释血液黏稠度。也可以喝果汁,这是补充维生素的时候,可选择梨和苹果等量压榨而成的果汁。不要马上从事复杂和危险的工作,因初醒时常使人产生恍惚感,待稍微缓解后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