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干什么都离不开双手,因此手上不可避免的沾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洗手是保障健康的有效环节。尤其是小朋友抵抗力较差,要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洗手。
一项研究发现:每只鞋子上的病菌可达42万个;冰箱门把手的细菌是厕所马桶坐垫的倍;上班族的手平均每天接触到的物品含有万个以上细菌。
而手是传播病菌的主要媒介,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可以减少30%-50%的疾病风险,甚至可以挽救生命。
手上的细菌有哪些?
手上的细菌有常居菌和暂居菌两类。
常居菌:指在我们人体的皮肤中,持久存在的一些固有的寄生菌,那这些细菌在绝大多数人的手中,都可以分离出来,比如说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常见的人体常居菌。
暂居菌:指暂时寄居于我们身体的皮肤上,那么这类细菌,通过洗手,或者一些机械的摩擦作用,比较容易清除掉。
洗手时,最佳水温是多少?
感觉舒适为佳,过热过冷都不宜,建议用温水。
皮肤科医师表示,人身体上有一层非常珍贵的皮脂膜,如果用热水洗手,又再加上沐浴乳、洗手乳,就会把我们的皮脂慢慢带走。时间长了,手就会很干燥,有一些裂缝的时候,容易有细菌的附着和繁殖。水过冷,皮肤会感觉不舒适。
用洗手液好还是肥皂好?
清洁效果一样,洗手液相对较安全,不容易被细菌污染。
肥皂和洗手液都是不错的清洁类产品,但由于肥皂保持清洁和干燥的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在使用的过程中,被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讲,洗手液更好一些。
为什么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用流动水洗手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手清洁的效果,不仅可以通过消毒剂的揉搓,去除掉手部的油脂和细菌灰尘,一些污渍,还可以通过水的冲刷的作用,把杀死的细菌以及洗掉的灰尘彻底带走。
洗完手后怎样关水龙头?
注意,不要用手直接关,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在打开水龙头的时候,手上的脏东西已部分转移到水龙头开关上,洗完手如果直接用手关水,会造成再次污染。因此,在公共场所最好使用“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水龙头;如果必须用手关,可以在洗完手后用干净的纸巾包裹在开关上关水,或者在洗手的同时用肥皂和水洗净水龙头开关。
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
户外运动、玩耍后;去超市或商场购物后;接触过血液、泪液、鼻涕后;打扫完卫生后;家中有婴幼儿,在喂孩子食物前和处理婴儿粪便后;摸过钱币;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接触过宠物后;使用手机、电脑、鼠标后;触摸眼、口、鼻前要洗手;戴口罩前及除口罩后应洗手;接触公用物件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要洗手;从外面回家后要洗手。
科学的七步洗手法
科学的洗手方法,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关键。卫生专家推荐七步洗手法,对卫生要求非常严格的医务人员也是采用此方法。
内:洗手掌
流动的水湿润双手,涂抹香皂(肥皂)或洗手液,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2
外: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3
夹: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不低于5次
4
弓: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5
大: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6
立: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腕:洗手腕、手臂
揉搓手腕、手臂每项不低于5次,双手交换进行
所有搓洗过程结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用手肘关闭水龙头,擦干净双手。
洗手时,你必须要知道的细节
如果是用肥皂洗手,要注意保持肥皂的清洁和干燥。
如果用洗手液,要注意盛放容器的清洁。一般家庭会买大桶的洗手液,然后添加到小的洗手液瓶中,用完之后,再添加,不注意洗手液瓶的清洁,细菌就会在洗手液中滋生。建议用一次性的,或者定期对洗手液瓶进行清洗。
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洗完手后,湿漉漉的双手要用毛巾或纸巾擦干,尤其是毛巾,一定要注意洗涤、清洁,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
首饰底部应重点清洗。要注意彻底清洗戴首饰的部位,比如说戒指,因为手上戴了戒指,会使局部形成一个藏污纳垢的“特区”,稍不注意就会使细菌“漏网”。
脱落指甲油的部位要重点清洗。涂上指甲油的指甲,光滑的表面是不利于细菌附着和生长的,如果有的地方指甲油掉了,表面不是那么光滑了,这些地方就有利于细菌的附着。
洗手是保障健康的有效环节,儿童抵抗力较差,家长们自己学会了别忘了教会他们如何正确洗手。
来源:健康绥化
原标题:《洗手,你未必真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