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儿童门诊开始陆陆续续接诊到一些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小,多以3岁以下的幼儿居多。家长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病症,通常会特别着急。通过问询后,我们发现,很多家长都不太了解这个病,下面就带大家来一起认识一下它。
每年的4~8月是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它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以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为主。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
普通型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治疗,一般一周左右能自行恢复。主要表现为发烧、口痛、厌食、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或者溃疡;在手、足、臀部、腿部出现斑丘疹,然后会转为疱疹,手足部较多,掌心和背部都有。消退之后不留痕迹,也无色素沉着。
重型少数患者病情进展比较快,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此类患儿容易出现持续高烧不退、精神不振、嗜睡、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的情况。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现在很多家庭都有了二胎,家里有多个宝宝的,如果其中一个宝宝患了病,则很可能会传染给另外一个宝宝,所以一定要做好宝宝的隔离工作。而且大人在接触到患病的宝宝后,也容易把病毒带给另外的健康的宝宝,所以大人也需要做好自身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家里有5岁以下的小宝宝的,大人要格外注意,外出回来后需要洗手换衣,玩具和孩子经常容易接触到的物品也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家里也需要勤通风,孩子和大人睡的被褥要勤晒洗。卫生间也要定期打扫和消毒。
当孩子确诊了手足口病,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呢?
1.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主要观察手心、脚心以及口腔,还有体温的变化。如若出现一些疼痛或者发热的情况,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缓解病情。
2.家长和孩子都要注意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3.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注意清淡饮食,做好孩子的口腔和皮肤护理。可以让孩子多喝一些凉白开,帮助缓解口腔疼痛,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以及酸性的食物,容易加重口腔处的疼痛。
4.对于轻症的孩子,病愈后身体抵抗力还是会比较差,注意不要带孩子人人流量大的或者是比较密集的地方去,不要让孩子与其他手足口病儿童分享玩具或者亲密接触,以防再次感染。
5.如果发现病情加重,疑似重型手足口病,则需要立即送医,或需要住院进行治疗。
平时该如何做好预防呢?
饭前便后,以及外出之后都要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给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的食物,避免一些病毒感染。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和奶嘴,在使用前后都要充分清洗。孩子换下来的尿布以及排泄物要及时清理干净。家长在给孩子换尿布等操作之后也需要好好洗手。
在疾病高发期,少带孩子外出到人群聚集以及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如非必要,医院这种病毒可能比较多的地方。
如果孩子还没有接种手足口病的相关疫苗,则需要带孩子去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此类疾病的感染。
说了那么多,相信大家对于手足口病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夏天,家里有小宝宝的一定要注意多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