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神秘的,我们无法知道自己睡着之后都做了些什么。也许你会以为什么也没做,除了偶尔做个梦。也许你是对的。
睡眠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它可以巩固记忆、恢复荷尔蒙平衡、清楚大脑中累积的神经毒素、重置免疫系统等。
要是早点读这本书就好了——我可能就不用被高血压药控制了。因为书中说:刚出现血压高的情况时每晚比之前早睡一个小时,血压读数会表现出明显改善。
冬眠的动物其实也有睡眠期。冬眠更像是受了震荡或麻醉:主体无意识,但实际上并没有睡着,体温往往降低到0摄氏度左右。熊,不冬眠,因为它的体温接近正常,很容易被唤醒。
正常的夜间睡眠由一系列周期组成,每个周期包括4~5个阶段。首先是放弃意识,大约需要5~15分钟来完成;然后大约需要20分钟,进入轻且滋补的类似打盹的时期。这两个阶段睡眠很浅,处于似睡非睡阶段。这之后就是深度睡眠,持续大约1小时。
让我们长见识的时刻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是快速眼动阶段,我们做梦大多是在这个时候。这个阶段,我们的眼睛是闭着的,我们是沉睡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但我们的眼睛却在眼皮底下快速转动,好像在“看”我们自己的梦,大脑也同样活跃。我们做恶梦时无论怎么挣扎或逃离,身体都不会受到伤害,是因为我们身体的肌肉都被限制了,动弹不了。这个阶段约有两个小时,一般出现在醒来前。
睡眠周期一晚上重复4~5次,每个周期持续大约90分钟,但也有不同。
还分享一个我们可能不知道的:我们晚上是很不消停的。一般人一晚上会翻身或明显改变姿势30~40次。也就是说,我们夜间常常会悄悄醒来,但我们偶尔知道,但更多的时候不知道,以为自己毫不间断地熟睡了一整夜。
睡着时动来动去却没掉下床,是因为大脑会安排值班的帮我们留意着。
做梦可能是大脑夜间清理的副产物。当大脑清除废物并巩固记忆时,神经回路会随机放电,短暂地抛出一些图像,这个原理可以解释“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不过这些图像被大脑重新组合了。
我们的眼睛含有第三种感光细胞,这就是我们闭着眼,能感受强光刺激的原因吧。
我们身体各处都有生物钟,它们按照自己的时间工作,所以我们要顺应身体日常节律,有规律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一日三餐按时,作息按时。要不然,身体就会越来越差,各种疾病就会找上你。
我们成年人最好保证每晚睡上7~9个小时,长身体的孩子就需要更长时间了。
打鼾的朋友们试着减肥、侧卧,看看能不能减少打鼾。睡前最好不要喝酒,因为这也容易导致打鼾。大约50%打鼾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呼吸暂停,这会让家人担心。
我的亲身体验告诉你:打哈欠具有极强的传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