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在11.11这盛世狂欢来临之际,村姑陈打开电脑,把马云的《风清扬》设置成了单曲循环。
用无香的洗手液洗手。洗盖碗茶杯,烧开水烫洗,冲一杯2月龄的白露茶。
在各种浓郁花香交织的时光里,静静听一个功成名就老男人的心事。
他说,君不见自古出征的男儿,有几个照了汗青,一个个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霍去病20多岁深入大漠横扫匈奴皇庭,却输给了传染病。
一日入了六扇门,便一生是六扇门的人。
溪壑分离,红尘游戏。真何趣?名利犹虚,后事终难继。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看苍天饶过谁?
想来,马云先生,高处不胜寒,也生了归隐之志了吧。
11.11的销售神话,还能再延续几年?还需要再延续几年?若村姑陈是马云,也该倦了。
《2》
最近李麻花在给大宋朝的词人们排序。
随手一查,查到了一个早些年由某网站主办的、由网友票选的“宋朝十大最杰出词人排行榜”。
NO1.苏轼NO2.辛弃疾NO3.欧阳修NO4.柳永NO5.周邦彦NO6.范仲淹NO7.李清照NO8.晏殊NO9.姜夔NO10.秦观(本名录由网友票选,不代表小陈茶事的立场)
大宋朝的这些词人们,或婉约,或豪放,或沉郁,或清丽,光念念他们的名字,就满口生香。
这些如夏夜空中璀璨繁星的名字,从他们的作品中随便挑一句,都是神来之作。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周邦彦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
......
对于这个排名,李麻花大大有意见。
村姑陈耐心地采访了她,总结出她的如下观点:
1、没有小晏这样的高富帅,大多数是老头,让外貌协会的她很不满意。
2、没有陆游这样的爱国派,到死还想着收复大好河山的中坚力量,她很不满意。
3、有辛弃疾这样的花心大萝卜,她很不满意。
咦,辛幼安文才武功,皆属一流,上马能带兵,下马能写文,文武全才,旷世难寻,为什么进不得大宋十大词人排行榜?
李麻花悻悻然:“谁让他没事写了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的?结果我老是把稻香永丰说成稻丰永香,招人白眼。”
稻香永丰清汤面,是一家连锁店,李麻花极爱吃他它的葱油鱼片。结果她总是把人家的店名“稻香永丰”,说成“稻丰永香”,搞得那个老板很不高兴,据说给她的鱼片比别人小份。
于是她把辛幼安给怪上了。
《3》
抛开李麻花的奇谈怪论,村姑陈心目中的宋词排名,前三当给老苏,老辛,和陆放翁。
他们三个,可以分别比拟福鼎白茶秋茶的三剑客——五彩贡眉、白露茶、寒露茶。
老苏,老辛,在前面的网友票选中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二,理由已经足够,不必再说明。
但陆游,为什么是他呢?
李麻花说,他是那么不果敢的人一个人,是个妈宝男。我如果遇上这样的男人,会一脚踢开。
李麻花说的,是陆游年轻时候的一段往事。
他从小和表妹唐婉,青梅竹马,诗文唱和,郎情妾意,最后终成眷属。
但这样神仙眷侣的生活没过了几年,便离婚了。因为他妈不喜欢唐婉,因为唐婉不像薜宝钗那样八面玲珑,会哄老太太欢心。
离婚后两三年,一次春天的游园,他又见到了唐婉。此时他已经另娶,唐婉也另嫁(宋朝对离异的女子,与现代无异)。
他看到唐婉,心情激荡,难以平复,当即就在花园的墙上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是有才华的,他的词,十来字,便是一个场景,放在现代电视电影中,要用好几分钟的镜头来表现。
这样的一个人,内心敏感,柔软,感情专一,一生主战,主张收复北方的失地,几次被秦桧排挤。
然而,最终,他最令村姑陈震动的,是另一首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表达的主战派执念,深入骨髓,植入魂魄,即使身体灰飞烟灭,然精灵不朽。
令人想起伍子胥临死前表达过的同样的执念:我死之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城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的兵马攻破吴国的大门。
这样又刚又柔的陆游,实在像极了年的五彩贡眉。
五彩贡眉,茶汤是清越的,汤感里的春茶的清新感,却又没有春茶的激越感。香气是柔和的,有陈茶的沉香,也有淡淡的药香,稠度适中。
论风格,是一款介乎于春茶和秋茶之间的茶。
这就像陆游,深爱表妹,却不敢为她反抗母亲和家族势力。另娶后,却又仍挂念她,思念她,甚至在大庭广众下写词表达悔意。
他爱国,主战,和主和派死磕到底,投靠有兵的军阀,希望能促成北伐。
这与五彩贡眉的香气既香,又不张扬,汤水既柔,又不够稠厚的风韵,十分相似。
这样至刚至柔,至情至性的陆放翁,拥有一个人最矛盾的两面。
而五彩贡眉,既有春茶汤水清越,鲜爽有劲的特点,又有秋茶汤水稠滑,柔软的风情,把春茶和秋茶的两大特征融合贯通。
陆游,就是大宋的五彩贡眉茶。
《4》
辛弃疾,大概是现在许多男人的理想。
做为武将,生在敌占区的他揭竿起义,投靠南宋,入仕为官。
做为男人,他娶了好几个老婆——因为老婆够多,还把其中一个送给了来看病的医生。
做为文人,他写下的诗篇,脍炙人口,传诵到今天的就有多首,名句更多,随便摘两句,都是儿时熟读过的: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贺新郎》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西江月》
李麻花当年看到最后一首《西江月》,大笑之后,马上被辛弃疾圈了粉。说如果老辛生在现世,她一定会去跟他求一次婚。
(八卦一下,她当年还曾经想向金庸求婚,因为年龄太小办不了港澳通行证而作罢。)
我跟她说,辛幼安有6个老婆,你不嫌他身边太挤?她两眼放光,这么优秀的男子,挤一挤也值。
辛弃疾这样有情怀,有理想,又有钱有男子,是注定成不了“萎琐油腻的中年男”的。
他在江西上饶住了十来年,和朱熹是密友。村姑陈去婺源的时候,一路上看到好多朱熹生活过的痕迹,还有朱熹的塑像。
老辛还在福建做过官,赴任途中拐到建阳去看朱熹,两人一起游了武夷山,还写了一首七绝纪念此事。
辛幼安有钱,有才华,爱交朋友,既会写诗,又会填词。
这还不算完,他写八股文也是一绝,在政治上也极有主张。
年轻时,他写过两三篇非常有名的政论——《美芹十论》、《九议》,《议练民兵守淮疏》,详细分析当前的天下局势,以及抗金的必要性和强兵复国的规划。
真正的高手就是如此,无论哪种体裁,无论哪一种文风,都能手到擒来。
时人评他: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又刚又柔,又香又醇,这倒与福鼎白茶秋茶里的白露茶十分相似。
白露生在夜晚冷白天热的仲秋,二八月乱穿衣的季节,前一天还热得汗流浃背,第二天就大雨倾盆。
这种又热又冷的天气,生出了白露茶如辛幼安般又刚又柔的品格。
香气是多层的,各种花香叠加在茶汤里,每一冲,香气都在变化。
汤水是柔和的,润泽的,有杨贵妃“温泉水滑洗凝脂”那种肌肤触感。
喝一口在嘴里,细啜,香气渐飘进鼻,上头,通体舒畅,如同打通任督二脉。
这样的白露茶,方才配得上辛幼安。
一个既写得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战场风姿;
又能写得出“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的田园风光;
还能写出“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的闺怨的奇男子。
《5》
最后一个老苏,苏东坡老倌,宋朝最有名的吃货,最有才华的吃货,运气最好的吃货,堪比福鼎白茶秋茶里的寒露茶。
寒露茶极少见,因寒露节气天气冷,茶不怎么爱发芽了。
白露节天气独特,白天热,夜里凉,但寒露节,白天基本不热了,夜里呢,不凉了,直接冻住了。
寒露节晚上人都要盖厚厚的被子,茶树没有被子盖,只能运用身体里积蓄下来的能量御寒,便没有多余的能量发芽了。
在这一点上,苏东坡与寒露茶极像,苏东坡这样的奇才,也是世所罕见,几千年才出一个。
要说苏东坡牛叉,这是有基因原因的。
唐宋八大家里,他们老苏家就占了仨,他爹,他,他弟,全在里面。
这种父子三人齐登榜的盛况,只在汉末的曹家父子身上出现过——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
寒露茶好喝,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是因为它生于秋末,天气极寒冷,为抵抗霜冻,它的叶片极为厚实,果胶丰富,导致茶汤稠度高,有果冻感。
第二,是因为阳光弱了许多,生长时日晒时间变少,叶片生长缓慢,蜡质层变厚,叶片深绿,叶绿素含量高,耐泡度增加,茶汤中内容物更加丰富,口感多变有层次。
第三,是因为秋阳和霜冻的共同作用,一热一寒,交替袭来,给茶叶赋予了高扬馥郁的花香。香气与五彩贡眉,白露茶相比,更加的沉稳,更加的有层次,更加的外放。
苏东坡有才,有情调,会写诗,会作画,会写字,会喝茶,会烹饪......
简直是一个文坛的全才。
这样的男人,太招女人喜欢。而且,他还是个撩妹高手,不但可以为时为歌伎的朝云写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还会大半夜去看亡妻的坟墓,写下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就是真正的高手,三个字,便是一个场景,六个字,便能画一幅画。
而寒露茶的馥郁香气,张扬霸气,若秋兰在谷,若秋花在圃,只一盏,便能俘获老茶客的心。
《6》
五彩贡眉,汤感清新,鲜爽的气息如小刷子刷过舌面,香气陈迟,有淡药香和陈香在酝酿。稠度4颗星。
白露茶,汤感稠滑,温温润润,有温泉水滑洗凝脂之感。香气张扬,稠度5颗星。
寒露茶,花香清郁,微带甜香,入口后就有一股冰凉,从舌尖直串脑神经,果胶感非常丰富,汤中柔和感倍增。
在福鼎白茶的百花齐放里,五彩贡眉,白露茶,寒露茶,如同大宋多名词人里脱颖而出的明珠——苏轼、辛弃疾、陆游。
即使千帆过尽,繁花落尽,穿过历史的重重帷幕,走过沧海桑田,他们仍然鲜活的站在我们面前,只用三个字,或者一句话,就能击倒我们。
千载之下,好茶与名士,竞风流。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