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国人振奋,特别是首次配置了我国自主研发的电磁弹射装置,让我国的全球航母综合实力排行跃升至第二,直追美国。
其中马伟明教授团队研制的电磁弹射装置更是世界领先,再加上航母下水日期刚好是我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日期,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上两弹一星的辉煌和马伟明教授默默奉献的精神。很多专家、名人都感慨这个时代就应该有马伟明教授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连马伟明教授自己的总结都是:“我们是五加二白加黑,没有休息日”。
但是我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并不是我们应该从马伟明教授身上要学的,那我们应该学习马伟明教授什么呢?
我先举一个例子,我国争论了两千年的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直到前几年我还看到大学辩论赛中有这个题目,辩论双方争辩的耳红面赤,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是英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用分享弹珠、互相帮助等实验分析出3、5个月大的婴儿更倾向公平分配,而随着年龄越大,孩子的自私心里越来越严重。这个实验结论并不是我今天要说的内容,我要说的是我们的文化中有愿意为一件事争论上千年的思想,却缺失用实验数据解释的思想。
可能已经有一部分人明白我要说什么了。没错,马伟明教授及其团队就是我国现代的培根主义者、实验主义者。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技术、我们的技能、提高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文化,要社会进步、行业进步,不仅仅是我们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亲身实践的实验主义精神,这就是我们要从马伟明教授身上必须学习的。
如果说在世界范围内电磁弹射领域,谁最具有发言权、谁最有权威性,毫无疑问是马伟明教授,他以自己扎实的实验、权威的数据统领了这个领域,让我们在航母电磁弹射领域领先全世界。
实验主义,是一种精神吗?需要学习吗?需要!
我们经常说欧美国家掌握了世界的话语权,有那么多国家、那么多人愿意相信欧美国家的报道、发言,即使他们有时发出错误、或者愚蠢的信息,都有人相信,为什么呢?是人们很笨吗?不是,是他们有详尽的数据做支撑,或者说他们告诉给大家的结论,都是有他们自己的实验数据来做支撑的,或许实验数据有可能是错的,但问题是你自己连有都没有。
我跟大家一样都喜欢我国有名的金灿荣教授、张维为等很多专家教授,但是他们经常在文章或者讲座中引用欧美国家的数据,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啊。如果说连基础数据都是引用别人的,话语权你能抢过人家吗?更别说全世界有名的《自然》《科学》杂志了,这些才是欧美国家“被权威”的根基。
年年底,我国发现了新冠病毒,从此大家勤洗手的习惯彻底根深蒂固了,但是勤洗手对病毒抑制的实验,竟然是美国的实验,就是那个很有名的荧光细菌洗手视频,实验结果是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效果更好。打喷嚏、咳嗽的传播距离实验,更是几年前人家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成果。我国的科研人员、医疗科学家、或民间为什么就没有这种实验呢?是实验有多难吗?不是,是我们普遍没有实验主义精神。当然,我们各种科学、医学领域每天都有大量的实验,但是我认为还不够,还远远不够。我们的各个领域都应该让实验说话、让数据说话,就如同,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也要用实验数据说话一样。
有人会说你一个律师,完全的人文行业,能做什么实验?我告诉大家,在法律行业,有一个名人叫龙勃罗梭,意大利人,法学家(依然是欧美人)。在兼职拘留所法医时,因经常要负责解剖尸体、调查死因,做了人类学调查实验,最后得出“天生犯罪人”的理论研究,虽然后来结论有所修正,但是他的数据,你不得不重视,影响深远。
而我们律师行业需要做的实验也很多,比如什么样速度的玩具枪对人体构成的伤害足以构成非法持有、买卖、运输枪支罪?家庭暴力、冷暴力对婚姻影响的数据、刑满释放人员再次犯罪比例数据等等,哪一个不重要,哪一个不是对社会、对你的生活有切实的影响。只要你想提高你行业的水准,任何细小的地方都需要数据支撑。其他人文行业更是如此,教育、公务、公司文化、劳动市场等等。
爱因斯坦的E=MC2,不仅仅是物理学上的数据,更是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钥匙,它对人类思想的影响、对人类哲学的影响远远超过物理学的范围。
艰苦奋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之一,我们在我们的历史中、伟人身上、工人身上、农民身上、军人身上、消防员身上、甚至邻居阿姨身上都可以学到,但实验主义精神却是我们缺乏的,我们从马伟明教授身上只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学习他们夜以继日的实验主义精神,用实验、用数据引领他的行业。
这让我想起了射雕英雄传中江南七怪教郭靖练武,是“教而不明其法,学而不得其道”,郭靖再刻苦,武功依然平平。
所以不是说我们不够努力、不够刻苦,而是方法不对,处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我们,更应该潜下心来像马伟明教授一样弥补我们在基础实验数据中的差距,让全世界引用我们的数据、引用我们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