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我院内分泌科二病区主治医生覃艳,借由一个糖尿病患者的倒刺感染,进行了一次关于“倒刺”的问卷调查,这篇科普便由这次问卷调查开始……
秋干物燥,
手指长出了小倒刺。
撕还是不撕?
Thisisaquestion~
撕刺一时爽,
手指血案场,
明知道会痛彻心扉,
却为何总是忍不住?
调查问卷
覃艳利用某问卷平台以手倒刺为核心词设置一组调查问卷,问卷共设置7个问题,截至问卷回收完成,共计收回有效问卷97份。
问卷结果显示:几乎人人都长过手倒刺,并且曾经撕过手倒刺(98.97%);82.47%的人因为撕拔手倒刺而感到后悔,但是接近半数的人即使后悔依然还会撕(47.42%);87.63%的人认为使用指甲钳等锐器修剪是正确处理手倒刺的方法,但是仍有62.89%和34.02%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手撕和嘴咬的方式处理倒刺。具体结果统计详情见下图——
手指长倒刺,到底撕不撕?
请听医生一句劝:
千万别撕!
千万别撕!!
千万别撕!!!
除了因为十指连心的痛,撕咬倒刺的危害,远比你想象中更可怕。
撕咬倒刺的危害
52岁的胡阿姨(化名)是一位病史长达20年的糖尿病患者,一次无意间撕掉右手中指的一根小倒刺,导致周围的皮肤破损流血。起初只是有点红肿和疼痛,胡阿姨并未在意,自行消毒处理。但随后便开始出现指端化脓感染、整个中指水肿掉皮,短短1周便出现中指指端发黑并与指甲分离。意识到严重性医院就诊,医生告诉她,指端皮肤软组织发黑意味着已经出现坏疽,如果感染再不控制,则可能需要截指保手。
(入院时)
截指保手?
就因为撕掉一根小倒刺便可能失去一根手指,胡阿姨慌了神,即刻遵照医嘱开始了治疗。幸好,长达月余的治疗后,手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胡阿姨的手指逐渐消肿,发黑坏死的组织也逐渐局限,只通过手术切除了已经坏死的远端指节。
胡阿姨的手指保住了!
“我可再也不敢撕手倒刺了”,提及此事,胡阿姨仍然满是后怕。
(出院后)
一次无意之失,便让自己失去了一节手指;
但幸好只是一节手指,如果没有及时就诊治疗,那么可能便是失去一根手指!
你以为这只是一个个例吗?
你以为这个个例是因为胡阿姨是糖尿病患者吗?
那么,不妨上网搜索一下手撕倒刺的危害。
无论是年幼还是年老,无论是否有糖尿病病史,因为撕拔倒刺继发感染导致拔除指甲、切开指头、骨髓炎、截指的案例数不胜数。
倒刺虽小,但如果处理不得当,那么小小倒刺也会埋下大大祸根!
如何正确处理手倒刺?
正确处理手倒刺需要准备的物品:温水盆、指甲钳、消毒棉签、护手霜。
正确处理手倒刺的方法:一泡、二剪、三消、四涂、五预防。
01
泡手
将患有手倒刺的手放在35-37℃的温水中浸泡5分钟左右,让皮肤的角质层软化。
02
修剪倒刺
用干净且锋利的指甲刀从倒刺的根部将其剪掉,注意修剪的时候切勿撕扯倒刺或误伤正常皮肤而引起皮肤破损。
03
消毒
用含有碘伏或医用酒精的消毒棉签对已修剪处的局部皮肤进行消毒,以预防皮肤感染。
04
涂抹护手霜
双手均匀涂抹护手霜进行手部保湿。倒刺生长的局部皮肤一旦破损、流血,应先避免涂抹破损处,消毒止血后再进行手部保湿。
05
预防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手倒刺再出现。
如何预防手倒刺?
想要彻底预防手倒刺的出现,我们需要知道出现手倒刺的根本原因。坊间传言:长倒刺是因为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然而,传言止于智者!
医学研究认为手倒刺的出现和皮肤干燥、外界刺激有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只有手指指甲两侧及下端的一小片皮肤长倒刺,而指腹、手掌、手背等其他部位都不长倒刺。
手指指甲两侧及下端的一小片范围的皮肤与身体各部位的皮肤不同,它非常薄弱,而且没有毛囊、汗腺和皮脂腺。人体毛囊可以长出毛发,汗腺和皮脂腺可以分泌汗液和油脂,共同起着锁水保湿、避免皮肤干燥起皮的作用。甲周皮肤本身缺乏毛发,汗腺和皮脂腺的皮肤保护作用,如果反复物理摩擦或反复接触肥皂等洗涤液,这片薄弱的皮肤很容易干燥起皮。当死皮失去了油脂的黏附就会和正常的皮肤发生分离,形成倒刺。
找到症结方可对症下药。清楚手倒刺形成的原因后,预防手倒刺的出现也就轻而易举了:①保持手部湿润;②减少外界刺激。
一
保持手部湿润
01
洗手频率要控制
洗手是预防疾病和保持手部清洁的重要手段,但是频繁的洗手则可能造成皮肤水油的流失,引起手部干燥。因此日常生活中,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应控制洗手频率。
02
洗手温度要适中
洗手水温过高可破坏皮肤皮脂膜,且洗手后水分蒸发增加,进而加速手部干燥,因此洗手的水温不宜过高,建议以室温为宜。
03
适度使用洗手液
洗手液一般含有皂基等碱性成分,在除菌的同时也会削弱皮肤油脂。研究表明,洗手液用量和除菌多少并无直接关系,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是有明显的污渍和污染,流动水冲洗手部、间隔使用洗手液即可(医务人员、快递工作者、餐饮服务人员等特定人群除外)。
04
及时涂抹护手霜
护手霜中一般含有橄榄油、矿物油、凡士林等油脂含量高的成分,或者添加神经酰胺、脂肪酸、甘油三酯、角鲨烷等皮肤脂质成分。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可以减少手部水油丢失,保持手部湿润。涂抹护手霜要重点涂抹甲周皮肤,才能有效预防手倒刺的出现。
二
减少外界刺激
作业时可尽量佩戴手套:佩戴橡胶手套可以避免冷热、洗手液、洗涤剂以及消毒剂、化学试剂等刺激;佩戴棉麻手套可以减少物理摩擦。
结语
手倒刺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倒刺虽小,学问不小。如果处理不当,小小倒刺也会闯下大祸。
正确处理有步骤,有效预防有方法。一旦出现手倒刺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如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流脓、皮肤颜色改变、发热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内分泌科二病区主治医师覃艳
审核:内分泌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王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