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不少人对此病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但是,在患者中总有一些人血压控制不好,要么血压波动很厉害,要么就是血压居高不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患者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不少患者还存在认识误区。具体是哪三个误区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误区一、没有诊断明确
高血压病首先要诊断明确。或许内您会问:不是只要血压高于正常范围,就是高血压了吗?这其实只是很片面的一方面。
1、血压偶尔一次升高,并不代表就是高血压,这其中可能有应激因素导致血压一过性地升高。
2、是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要明确。有些患者的高血压并不是原发性的,而是继发性的,是一些其他疾病导致的,比如动脉狭窄、肾脏病、嗜络细胞瘤、肥胖、妊娠、药物、打鼾等,如果只是单纯治疗高血压,而没有治疗上述原发病,那么,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也不会好。尤其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用了三种及以上药物的人,血压还是控制不好,一定要查查是不是继发性高血压。
3、要明确是不是白大衣高血压。有些患者平时血压并不高,但是在体检的时候血压则可能升高,这有可能是由于看到医生后,精神紧张导致的血压升高。因此,这部分人应该在家里自测血压,平时的血压更能说明问题。
4、仪器可能存在问题。高血压的测压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该去进行调试校队,以保证它的准确性。
误区二、害怕药物的副作用
很多患者对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一方面他们担心西药副作用大,而只采取中医中药的方法。其实治疗高血压的西药都有循证医学证据,其疗效非常明确,正因为了解才能更好地应对副作用,所以,患者大不必对它恐惧。另一方面,患者又会担心高血压的药物用了以后会上瘾,这其实是更不用担心的问题。
高血压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为了控制血压的水平,减少并发症,根本没有什么上瘾之说,而且,随着高血压的控制,医生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些患者在血压控制到很好的时候,往往也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等生活方式来控制血压,逐渐减药,最后甚至可以完全停药。
误区三、高血压是遗传的,父母没有这个病,自己也不会得这种病
高血压确实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有高血压的话,相对来说,儿女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会高一点,但是,高血压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如果平时生活方式不好,比如喜欢吃高脂、高油、高盐食物的,不锻炼身体,都有可能增加高血压的患病概率。因此,没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下列人群要当心高血压:
1、肥胖的人。
2、打鼾的人。
3、失眠的人。
4、摄入盐量过多的人。
5、工作繁重的人。
6、妊娠期的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