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一个“民”字
攻坚2013,“赛程”过半。 如今的扶余大地上,一片如火如荼的建设景象,处处燃点着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激情。 加快、加快、再加快。半年来,扶余市委、市*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一个“民”字谋划工作、开展工作,工业苦下“转轨”功,农业高唱“转型”歌,商贸涌动“转向”潮,城建擂响“转位”鼓,生活迈开“转折”步,一串“转”字,实现了“产业发展成果显著、基础设施功能完善、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百姓幸福指数提高”的美丽扶余新愿景。 夯实经济基础——突出项目建设为“民”谋利 扶余正邦养殖有限公司200万头生猪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工人穿梭,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目前该项目有序推进,一期扩繁场、育肥场主体即将完工,二期道路已完工,正在建猪舍,预计11月末竣工投入使用。 项目公示牌上的一串数字令人期待:该项目达产后可改良当地盐碱地土壤,每年实现产值50亿元,利润8亿元,安置就业2000人,带动就业两万人,全市每年增加出栏生猪100万头,增加养猪利润5亿元…… 以上只是扶余重视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的连续动作之一。年初以来,全市坚持“谋引建扶”并举,主攻产业项目建设,就是要通过上项目、上大项目和好项目,带动区域经济加快发展壮大,更好地保障各项民生工作。 于是,有了下面的数字—— 润禾、鹏鸿、鑫科、常鹿……随着这些大项目的纷纷落户,扶余市各工业集中区、园区集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百户,年工业增加值实现85.5亿元。 仅今年,扶余就谋划引进、开发、建设各类项目95个,实现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84.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7%,同比增长48%。共有10个较大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其中亿元以上项目4个。 有了项目建设的强势带动,扶余市区域经济提速发展: 上半年,GDP预计实现14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实现73.86亿元,民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可完成155亿元,民营企业户数发展到650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22300户。 与之齐头并进的还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475.29万亩,粮经比例调整到89:11,棚膜蔬菜面积达7万亩,众多种粮大户得到了*策扶持。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别发展到190家和22家,农业产业化标准生产基地建设达到15.5万亩。2650万元农机购置补贴,进一步惠农、强农、助农。 改善环境承载——加快城建改造为“民”解忧 鸿宇二期工程,全市最大的一个棚户区现场。 站在这片已经平整的土地上,大面积拆扒的痕迹依稀可见,远方正在施工的高楼林立。 扶余征收办负责人回忆起前段时间这里322户居民拆迁时的情景,依旧激动不已。“老百姓都说,要不是依靠*府,我们一辈子也住不上楼房。还有的群众看到我们征收人员忙得连午饭都吃不上,主动跑来送菜做饭……” 在扶余的执*者看来,坚持城市改造建设与管理统筹推进,目的就是要不断创优人居环境,进一步拓展城市化发展空间,提升百姓民生保障的环境承载。 于是,有了城区建设的大变样—— 4月1日,扶余正式启用新印信,撤县设市后续工作逐一谋划、顺利推进。松陶铁路路基工程、引松入扶和扶余公园建设加快了步伐。 南环路、育才街、惠民路、民安路、和兴街五条道路及其供热、给排水工程已基本竣工。 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楼房67栋、新增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新增燃气用户3000户;拆除违章建筑22处、1640平方米。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