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南丹黄腊李成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TUhjnbcbe - 2020/7/26 10:19:00

南丹*腊李成群众致富的“金果子”


走进南丹县罗富乡罗富社区纳翁屯的果农罗耀友的*腊李采摘园,一枚枚*色鲜亮的果实挂满枝头,来采摘、收购李子的车辆络绎不绝,忙着点票子的罗耀友兴奋地说:罗富的*腊李远近闻名,它现在已经成为我们致富的金果子了!


近年来,南丹县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把*腊李经济林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坚持栽管并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通过退耕还林、示范园建设、地埂经济林等形式,不断扩大*腊李种植规模,使*腊李产业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截至目前,罗富乡*腊李产业种植面积达2.5万亩,挂果面积近1万亩,预计年总产量为20万公斤左右,产值约200万元。


据了解,*腊李已经有上千年的栽种历史,是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方稀有李子品种,只有在该县罗富乡最适宜栽培,是我区名优果品之一。其特点是个大、皮薄肉厚、清爽可口。果实直径一般是45厘米,平均单果重53.2克,最大达62.2克。果面底色金*,成熟时披有红霞,果面覆盖有一层薄薄的腊粉,果皮极薄,肉质细嫩,香味浓郁,曾是明、清两朝王室享用的贡品。


*腊李是该县的一个传统特色产业,远销区内外,罗富乡的18个村屯中都发展有*腊李产业基地。然而,品种的单一和老化严重阻碍了*腊李产业的发展。为改变这一状况,做大做强*腊李特色产业,该县立足山大、林多以及独特的土壤、气候等优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腊李生产,成立了*腊李产业领导小组,在*腊李生产的塘丁、坡旁等重点村屯配备种植辅导员,从而形成县、乡、村三级*腊李生产管理络。今年,该县还组织人员深入调研,把*腊李产业纳入开发扶贫产业规划中,全力推进*腊李长足发展。


以前,我们所罗屯户户种植*腊李,由于不通公路,*腊李大部分都烂在树上。我们反映情况后,*委、*府马上修路,现在*腊李都能及时运出,收入不断增高。2005年,为彻底帮助农户解决运输困难,该县把该乡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惠民工程来抓,筹措资金,修通了一条条致富路,实现输血型扶持向造血式扶持转变,有效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同时该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专家现场讲授,组织干部群众到周边等县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提高干部群众发展*腊李的积极性。每年定期派技术员深入*腊李产区举办病虫害防治和丰产栽培技术的培训宣传。


产业协会对促进*腊李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该乡通过产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式,有效整合农民手中富余闲散资金,带动农民发展个体特色效益农业。罗富乡塘丁村村支书覃学春告诉,*腊李协会成立以后,技术、管护、销售都在协会内统一实行,全村2000多亩的李子到了成熟季节,协会就联系外地客商,商客们都主动到村口订购交易,很方便。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丹黄腊李成群众致富的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