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啃手吗?又或者你的孩子喜欢吃手吗?身边有不少孩子有这样的习惯,甚至成年后也会有表现。
我的一位朋友,现在26岁了,每次遇到事情紧张,还是会啃手。有时候身边人会笑话她:“都多大了,还吃手?”朋友说,自己也想过改,但总是不自觉的就会啃手了,她自己也很无奈。
孩子为什么会吃手?
大宝有本绘本叫《我不再吃手了》,而且是两本,因为第一本刚买来没两天,就被邻居借走了。但他每天都要抱着这本绘本入睡,无奈我又给他购置了一本,想着二宝也能用上。
首先,孩子进入口欲期。孩子在出生的头几年,不论看到什么东西,都会塞到嘴巴里,这也是口欲期的明显表现。这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方式,并没有什么好稀奇的,甚至有些还会吮吸手指。
这是他们用这种方式,来感知和了解周围的事物、玩具和人的一种方式,我们要尊重。
其次,心理需要。
现在全职带娃的妈妈也很辛苦,并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可能还要做一些工作,为家庭减少负担。就拿我来说吧,我每天都要在电脑上4~5小时,主要是写文章和回复粉丝问题。
孩子有时会过来闹腾,有时也会很乖,但我有次发现,很乖的二宝就是坐在我身边啃手。我知道,那是他缺乏安全感,希望通过吮吸手指,来获得一定的安慰。
最后,处在萌牙期。
宝宝的牙齿在7个月左右,会慢慢长出来,对他们来说,还无法很好的适应,这种感觉。因为牙齿的生长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牙龈的痒痛感。
为了减轻这种疼痛,宝宝只能用啃咬手指的方式,减少痛苦。相对来说,手指是最为方便的,也是宝宝通常会选择的方式。
孩子爱吃手,小问题背后暗藏影响
上面的几个原因,都是孩子吃手的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是符合年龄段发育特点的。但文章开头的朋友,为什么已经长大了,还是喜欢吃手呢?其实,超过2岁的孩子,如果还是在啃手,就有一定影响了。怎么造成的呢?原因还在家长身上。
想想看,我们在发现孩子啃手后,都做了哪些呢?训斥、指责、冷嘲热讽还是不理不睬?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是无法磨灭的。
孩子吃手不是一个好习惯,家长应该考虑的是,这样对他们的影响,可以正确的引导,告诉孩子不要啃手了,小手也会痛,而不是针对行为进行批判。
文章开头的朋友,从小是奶奶带大的,上学后才回到父母身边。在乡下奶奶忙着干农活,很少顾及到她,等回到父母身边,他们又忙着工作,也很少陪伴。所以,她的吃手习惯,从小就没人管,一直保持着。
她说,感觉只有吃手才能有安全感,好像啃一下,就能有点力量了。看着她被啃得泛白且有老茧的大拇指,我也只能心疼的握住。
这种从小的安全感缺失,长大后很难弥补,或许会伴随她一生。她比较内向,也很强势,但身边却一直没有可以真正走进她内心世界的人,保护色很重。我想,也可能等到有天,她内心真的强大了,就不会再啃手了吧!
如何帮孩子度过吃手期?
当我们了解了,孩子吃手并不是生病了,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心理方面的原因,那就要多加关心,尽量不打骂、不责备,而是多陪伴,用亲子游戏或其他方式,更快帮孩子度过这个时期。
1)、避免过度干预
处在口欲期的孩子,啃手行为比较明显,还可能有咬人的习惯。家长应该适度的满足他们这种口腔的欲望,而不是强性干预或制止。
也可以找咬咬胶或磨牙棒等,让孩子啃咬,并且告诉他,这些比啃手更好一些,要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
Tips:比较危险的物品,尽量收好、放好,避免无意间被孩子放进嘴巴里。
2)、增加清洁双手的频率
孩子有了吃手的习惯,我们也无法马上制止。那么,就尽量减少吃手对身体的影响。可以增加清洁孩子双手的频率,每天洗手5~6次,并且用儿童专用的洗手液。从一定程度上,减少细菌进入口腔的可能性,以免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
3)、多陪伴,帮孩子建立安全感
在宝宝出生的头三年,主要的任务是发展对外界的信任,尤其是对主要照料者的信任。一旦父母离开孩子,他可能会比较紧张。
所以,尽量抽出时间多陪伴,多给予照顾,避免孩子因为缺少安全感,而去啃手。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爱吃手,其实是比较常见的行为。但我们家长,更要清楚这种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暗藏的影响。并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他们帮助。孩子一定会摆脱吃手的习惯,越来越快乐的长大!
孩子经常吃手会影响“颜值”,用这几个方法,帮娃摆脱吃手
4岁孩子吃手成习惯,牙齿变形、手长茧,家长重视起来
4岁男孩爱吃手指,发展心理学:孩子在探索世界,正确引导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