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倒计时,还有4天!
昨天一整天都被铺天盖地的文章笼罩着,新型冠状病毒来了。12月份开始,它只是存在于新闻上,昨天,突然就近在眼前了。
同事中三三两两已经戴上了口罩,有同事发愁,回家路上,怎么做好防护?作为父母,最关心的还是下面这几个问题:
此次病毒传染严重吗?
老人和孩子是易感人群吗?
要不要取消春节回家计划?
如何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小编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信息,希望能帮助父母们做好安全防护,减少传播和患病可能性。
据媒体报道,此次病毒感染的大部分患者与华南海鲜城(大型海鲜和活体动物销售市场)有一定关联。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尚未找到,病毒变异需严密监控,但是,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专家团队研判认为当前的疫情仍处于可防可控阶段。
1月14日开始,武汉已经开始实施出境离汉人员管控,在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客运码头对出境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爱丁堡大学的马克·伍尔豪斯教授认为:“这一次比类似感冒的症状要更严重一些,这是令人担心的,但是它又不像SARS那么严重。”
01、哪些人要特别小心?
身边有发烧、咳嗽的病人,或者接触过感染病患的人员。和病人一起乘坐同一交通工具的人。和感染的病人住过同一间病房的人员。去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的人。不明原因的肺炎人员。02、戴口罩能预防感染吗?
我们现在常见的口罩有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N95型口罩。
普通棉布口罩:它的材质是棉布、纱布、毛线、帆布等,因为材质本身不够致密,无法起到预防的目的。
一次性口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呼吸道感染发生。
N95/KN95型口罩:能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N95/KN95型口罩怎么选?在选购的时候可能会注意到很多口罩表面都有一个小方块:
而有一些N95口罩却没有:
这个小方块叫做呼吸阀,就是当我们吸气的时候阀门关闭,呼气时打开。这样做的目的是减轻呼气阻力。但这个阀门一方面可能受损,造成吸气时漏气,另一方面会把呼出气不加过滤就排出去。
而在肺炎可能造成流行的时期,每个人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病原体的携带者,所以最好还是购买没有呼吸阀的口罩。
03、佩戴口罩注意这些
1.正确佩戴
无论有没有呼吸阀,N95/KN95级别口罩都有金属塑形条。戴上口罩以后挤压塑形使上部紧紧贴合面部轮廓。
2.儿童头面部比较小,要买专用的儿童款
还是为了贴合紧密不漏气。另外就是教会孩子正确的使用方法。
3.口罩为一次性产品,有使用寿命上限
一般来说N95/KN95级别口罩没有特别规定使用寿命。但如果出现口罩被淋湿、沾染血液或其他体液、破损、漏气等情况就要及时更换了。
提示:
小编发稿时,N95口罩出现断货现象,很难买到了,而且特别贵,一次性使用肯定很心疼。所以,买不到N95的口罩,戴上普通医用一次性口罩,也比完全不戴口罩要好,正确佩戴的前提下,可以起防飞沫的作用。正确佩戴就是:注意密封,用完即丢,丢完洗手。
04、和孩子要做好这5个字
怎样保护自己和家人呢?要做到这五个字:洗、挡、躲、分、避。
洗
最好用含有酒精或有消毒杀菌作用的洗手液洗手。先用肥皂和清水洗,再用洗手液洗一次。
在咳嗽打喷嚏后、做饭吃饭前后、上厕所前后等关键时候都要好好洗手。
洗手时指尖、手腕、指节、指缝、手指等各个地方都要仔细揉搓,不要放过。
挡
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遮住口鼻,以防影响他人,用过的纸巾也要丢到封闭的垃圾桶中,记得之后要洗手。
在人流密集的车站、商场、地铁等公共区域,佩戴好口罩,不要轻易拿下。
躲
不要和有任何感冒或类似流感症状的人有密切接触,能躲就躲开。
分
这里妈妈要特别注意,做饭前要洗手,生熟食案板要分开,肉蛋类的食物一定要完全煮熟。
避
避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感染的病人;
避免在公共场合摸眼睛或者嘴巴;
避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触摸野生或者养殖动物;避免接触受伤的流浪动物或变质的肉类;去生鲜市场采买时,避免接触垃圾废水。
大家不要过度恐慌,不要轻易相信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