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斋偶得
八面受敌,读书一法,乃苏轼所标榜也者。四处临险,战战兢兢,自我树敌立靶。读书如同面临众敌包围质询,惶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坐针毡。幸勿抱残守缺,做井中之蛙,或做管窥蠡测的一本书主义。须知读一书需Refer
to
many
books!读书如面壁,芒刺在背,设众人质之,此即自我发问、提出问题、自问自答也。尽信书不如无书!勿做书的奴隶。读书,即使好书,知六成即可矣。至若坊间之无价值之书,视若草芥可也。我发给研究生的短信云:“阿基米德根据比重原理发现测量皇冠含金量的方法————浮力定律,高兴得用中国话云:我发现了:I
have
found!
Heureka!”忘乎所以地冲出澡堂。那个时代欧洲人就洗澡!炎*子孙我的爷爷只在夏日炎炎时擦身。读书也如此,无言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澡塘思浮力!林总云,人的因素第一(The
first
factor
is
man.),*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他又说,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西方人说,人是万物的尺度,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认识你自己,Know
thyself。读活着的书,就是阅读生活。关注生活,服务大众,阅尽人间春色。如果罔顾生活中八两*称的现实,一味提倡复古读经,恢复古装和懒婆娘的裹脚布,那就别有用心。安希孟的一次尴尬经历:在山西大学校园偶遇外文系高健教授。高教授童言无忌地称呼我是“博导”,我一时羞怯得感到无地自容: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杨德友先生译作几十本,会几种外文,不是博导,而我老安学问浅薄,居然*袍加身!杨教授读一个英语单词,非常认真地发音,字正腔圆,口型要摆得正正的,重音放在应该放的地方——我见过得过且过的英语学者,见过发音稀里糊涂呜哩哇啦的英语!!!!还有的研究生连中文汉语文献也不读几本,下馆子比到图书馆的次数多,宁下馆子不买书,婚宴频频,大好时光用于应酬,还骂安希孟是书呆子。我劝我的弟子一生参加婚宴总数不超过30次,到图书馆要一周至少三次。诸位硕士研究生同仁友好,三年不读十几本书,不读外文著作,抄一篇论文草草了事,何面目见江东父老??现如今,娃娃没念及本书,不知道尔雅书店大门朝何方开,没去过北平市王府井新华书店,一个月不逛一次市内书店,不去图书馆,不了解天下大事。要想混个硕士,容易,但要做知名学者,难矣哉。知识分子不同于社会人群大众的地方,是博览群书。社会精英呀,孩儿们!赞相关美文阅读:·从火药到爆竹到烟花·房价屡调不降原因何在?·对莫言获奖不得不说的话·假如*侃生于今日之北大·误人子弟的中国应试教育·厦大应该尽快让真相水落石出·温家宝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一条令人不舒服的《普京语录》·苌弘答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