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小创科技」(以下简称:小创)已完成万元Pre-A轮融资,由老股东投哪儿领投,老股东兴泓数科和新股东青创投跟投。小创创始人兼CEO章凤祥表示,本轮融资将医院的19座城市拓展业务,做到广覆盖;也将加大院感监控产品的研发,针对重点科室,如血透、ICU、口腔等科室,完成全方位的底层搭建。
小创于年10月在杭州成立,成立之初小创曾获得浙江金控、投哪儿、上海利康(鱼跃医疗全资子公司)、兴泓数科的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它定位于院感领域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目的在于利用最新的定位技术、传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检测和规范各类医疗行为,医院提高医务人员的各类行为的合规性和依从性,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和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帮助患者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小创的院内感控服务体系
物联网+机器视觉技术
据小创创始人CEO章凤祥介绍,现阶段,小创主要是通过底层的平台架构,借助物联网,借助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的数据采集产品(如上图),对采集到的行为进行分析并预警,从而起到及时规范医疗行为,减少感染情况发生的作用。
章凤祥告诉36氪,两条业务线并行的底层逻辑在于,重点环节和重点科室是医疗行为管理的两大类,前者包括物表卫生、清洁消*、安全注射等多个内容,几乎能覆盖90%科室,在商业落地时能迅速起量;后者则涵盖ICU、血透等特定场景,它们是感染的重灾区,感控的痛点极为明显,而随着DRG按病种付费*策的落实,这一需求也会越发强烈。
现阶段,小创已研发多个重点环节的感控类系统,包括手卫生、物表清洁、医疗废物等。章凤祥指出,这些环节对感控而言,都是既容易起量且起效的。国内目前最要紧的便是做好手卫生管理,它是最简单且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做好手卫生管理可直接降低30%的院内感染率;而在手卫生基础上做好物表清洁和医疗废物追溯管理,也能将感染率降低50-60%。
针对这些环节,在实际应用中,小创会给出相对整体的解决方案。以手卫生物联网管理系统为例,它连接了智能APP,能对起识别范围内的各种手卫生识别器——譬如通过识别液瓶,判断用户是否取洗手液;到了病床区域,通过识别器判断医务人员/清洁人员对病人进行的医疗操作是否规范——并与通信网进行数据接收与发送,一旦识别有不规范现象,则会通过胸牌的声光提醒功能加以提醒,规避感染的发生。
手卫生物联网感染防控系统
获客层面,医院的门槛高,小创科技选择了以科学宣教的方式来入手,即通过“感控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