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0时起,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Ⅱ级响应调整为Ⅲ级响应,我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特别提醒广大市民,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广大市民应继续保持防范意识,从自身做起,强化自我防护和管理意识,让健康生活习惯常态化。
随着我市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这段时间很多市民的聚餐聚会开始增多,有些人出门口罩也不戴了,一些热门景点还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景象。指挥部专家指出,广大市民在疫情防控中培养起来的健康生活习惯千万不要随着应急响应级别的降低或者疫情形势的向好而抛之脑后,这些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应该长期坚持下去,转化为自觉行为方式,强化自我防护和常态化管理意识。
我市对体温正常、健康通行码为绿码的人员,实施无障碍出行、无障碍消费、无障碍旅游。在采访时,专家特别提醒广大市民一定要养成自觉使用健康通行码,出门“亮码通行”的好习惯。
专家表示,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为重点,市民无特殊情况应考虑推迟前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或地区;境外返回人员应当主动报告,自觉按要求在指定地点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5月底前我市每个县(市、区)至少有1所县级医疗机构和县级疾控中心能够开展核酸检测,广大市民可以按照“自愿、自费”原则愿检尽检。
复工复学后,很多人不可避免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参加人员要进行体温监测,佩戴口罩,进行手部清洗。居民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去发热门诊就诊。家庭和办公场所要注意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不随地吐痰,个人生活用品切勿混用。不同人群按照《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的防护建议和使用注意事项,在不同场所、不同情况下科学佩戴口罩。
从公共场所返回后,包括在接触公共物品后、咳嗽或打喷嚏用手捂之后、脱口罩后、饭前便后、接触脏物后等,请一定记得洗手,可以用洗手液或者肥皂加流水洗手,也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洗手。(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