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企业的标准中存在大量的非量化的模糊概念,
TUhjnbcbe - 2023/8/30 20:12:00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常用且非常重要的一个名词。凡事只有严格执行标准才能确保我们的产品、服务的质量;才能有效地控制我们的成本;才能构筑良好的企业生态。

但在很多企业中所谓的标准化往往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企业在运营的过程中时常出现一些突发的、不可追溯的、无法定责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标准化呢?那就要在制定标准时做到以下几点:

①能量化的一定要量化

无法量化的标准,往往都存在着执行上的巨大偏差,由此带来的影响有时会直接导致结果的不同。

例如:某餐饮店要求员工保持双手卫生,所以做了规定“要勤洗双手”,那么问题就来了,”勤“字如何理解,是5分钟1次,还是10分钟1次,还是自己认为脏了就清洗。

还有,洗手怎么洗?是用水冲洗,还是用洗手液洗?是用专用的洗手液洗,还是普通洗手液洗?……等等问题就由此产生了。

这些问题的发生,如果遇到执行力、理解力较强的员工可能问题不大,如果遇到马虎的员工就可能因此发生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问题。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就是要严格规定洗手的频率、方法、使用的工具等一系列标准,只要这样才能将标准落到实处。

②不能量化的要行为化

有些工作很难用量化标准去界定,那就要用行为去弥补。

例如:办事大厅要求工作人员热忱服务,那么问题是热忱的标准是什么?是微笑、和善的言语、专业的解答……,这些都是难以界定的且无法量化的标准。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用行为化来界定标准,比如为了体现对客户的尊重,我们可以要求服务人员跟客户“保持目光的接触”、“嘴角微微上翘”、“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使用简单易懂的话术”……这些都是行为化的表现。

③杜绝模糊词汇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大量的模糊词汇,比如:少许、可能、大概、适量……,这样就会导致执行者由于理解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异。

所以,我们就需要将此类模糊的语言转化为精确且便于操作的语言。

例如:加入盐少许,我们就要定量描述,比如:15克,但是只规定15克,对于操作者来说就十分的不方便,所以为了方便操作,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些带有刻度的勺子等工具来辅助操作者来执行标准,这样既满足了标准,又方便了操作。

综上所述,标准化的关键还是在于量化、行为化、清晰化,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几个要点,那一定可以避免很多问题,为企业的运营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业的标准中存在大量的非量化的模糊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