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西安有一处鲜为人知规模宏大的唐顺陵,很
TUhjnbcbe - 2023/4/29 18:54:00

顺陵,是武则天之母杨氏之墓,位于咸阳城东北20公里处渭城区底张镇韩家村。唐顺陵是中国现存风貌最完整的古陵园之一,也是少有的没有受到盗掘采挖的王陵之一。

武则天出生在今天的四川,彼时她的父亲武士彟正在利州上任,母亲杨氏是武士彟后来娶的妻子,因此,她还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杨氏只为武士彟生下了三个女儿,武则天是次女。据传江湖术士袁天罡一次偶遇杨氏,见其抱着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杨氏因一心盼生儿子,给武则天穿了一身男孩衣服,袁天罡一看大惊失色,说你这儿子命格不凡,有帝王之相啊,杨夫人一听可不得了,赶紧把武则天抱回家,重新换上一身女装。

武则天之母杨氏死于唐高宗咸亨元年(年)九月,终年92岁。当时武则天尚未掌握大权,初尊杨氏为晋国夫人,以王妃之礼埋葬于咸阳洪渎塬上,称杨氏墓,墓园及石刻一如旧制。

唐睿宗永昌元年(年),武则天距登上帝位仅咫尺之遥,为抬高身价,也为当时的*治需要,武则天追尊其父为“忠孝太皇”,母杨氏也被尊为“忠孝太后”,杨氏墓改称“顺义陵”。武则天正式称帝后,为了和自己的地位相称,于天圣二年(年)追尊杨氏为“孝明高皇后”,改其陵为“顺陵”。意为孝顺之意。

随着杨氏身份的不断改变,武则天对陵园屡屡进行扩建。最后陵园面积从8万平方米扩大到万平方米,增加了12倍,居然超过唐朝开国皇帝唐高祖的献陵面积近乎一倍。顺陵有座10米高的巨碑,全文字,其中还有武则天新造字16个,是唐初的最高最大的名碑。

当时武则天还下令,征集天下的能工巧匠,精选石料,僭越先朝帝陵的制度,超标准地为顺陵雕造了多尊巨型石刻。不过,顺陵的墓主杨氏毕竟不是真的帝王之后,所以不但不为李唐后人所承认,还成了李唐后代泄愤的场所。

武则天死后,刚登上帝位的唐玄宗即下诏削去杨氏的孝明高皇后称号,仍称太原王妃,十分明确地将顺陵改称王妃墓,顺陵之名也不复存在。顺陵虽然不是帝王陵,但它却是唐代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一处皇家外戚陵园,其石刻气势雄伟,场地壮观,是唐代所有陵墓中最为杰出的陵园。

相传,当年武则天做了皇帝后,特地挑选了当时全国闻名的石雕圣手李大郎等人修建顺陵。李大郎从耀州山中采集青色巨石后花了一年时间,把这些巨石转运到紧靠泾河的莽原脚下。当时,王命催促一个月内必须完工,否则就会招来杀头之罪。李大郎急中生智,就在泾河滩上凿石雕刻,数百名石匠尽显技艺,不到一个月时间,就雕成了顺陵前的石羊、石马、石狮、石牛等雕塑。雕刻完成,李大郎又犯了愁,这么重的石刻,如何才能运走。

他们苦思无方,最后商量:“不如以死谢罪!”于是约定撞石而死。当他们一齐撞向石兽时,却扑了空,跌得昏迷不醒。醒来后只觉得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似乎还能听见牛儿喘气声、骡马打鼾声。等到天明浓雾散去,只见石雕已经不剩一件。李大郎他们顺着地上的蹄印找去,所有的石雕已经立在了顺陵周围。由于当初建造顺陵曾在这儿凿石雕兽,此后,人们便称这个渡口为修石渡,至今泾阳县高庄镇还有个修石渡村。

顺陵是唐代最有代表性的陵园之一,最引入注目的,是其地面遗存的丰富精美的石刻群。也代表着唐代石刻艺术的最高巅峰。园内现遗存石刻34件,多数列置陵前。内城南门内现存石人13尊,石羊3件;内城南门外现存走狮、天禄各一对。外城东、西、北三门各有蹲狮一对,北门外原有石马三对,现已残缺。石刻均由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形象逼真,姿态生动,制作精美,可谓唐陵石刻之冠。

顺陵除了杨氏的主墓外,另有两座陪葬墓,据说是杨氏之孙武三思的墓,在顺陵附近曾出土过武三思的镇墓石一方,上书“今陪顺陵”。但据专家考证,武三思墓在唐睿宗时曾遭“剖棺戮尸”,墓也被掘,出土镇墓石的地点并不见得真是武三思墓址。另一座墓经专家抢救性考古挖掘已认定为李渊小女襄阳公主与附马窦诞合葬墓。

顺陵虽然也称“陵”,但不像武则天的墓是以山为陵,除了规模大气外,称不上雄伟,与占据山峰的渭北18座唐代帝王陵相比,则大为逊色。陵墓位于内城北部略偏西,方锥形陵丘高12.6米,底部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48.5米,高12.6米。底部周长米。经探测,墓道呈斜坡形,长28.5米,宽2米。墓道两壁用石灰粉刷,绘有精美壁画。

顺陵现遗存翁仲石人十四尊(其中墓前东侧石人为复制品)。两侧石人衣着神态各有不同,一侧石人持剑意为文官,一侧持笏板意为武官。石人神态表情细腻,栩栩如生,堪称唐代石刻的最高艺术品。

其中墓前一尊高2.98米,宽0.85米,厚0.4米的石人。是所有石人中形象最为高大且着装别具的石像。经专家推测,可能偶意为武氏后代子孙。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安有一处鲜为人知规模宏大的唐顺陵,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