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人不见》一字一歌弦(组图)
赏名琴,听“禁曲”:昨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曲终人不见》首发音乐会在市音乐厅举行。由青岛早报文娱部主任张彤撰写的这部新书,通过对陈歌辛、马思聪、聂耳等十位音乐大家的生平钩沉,以独特视角梳理了中国近代音乐历史。本场音乐会精选与这些音乐家有关的音乐作品,由青岛音乐厅交响乐团、青岛市音协合唱团联合吕思清及赵小平、张潇等音乐家,共同完成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兼新书首发式。音乐会呈现“音乐史”作为青岛音乐厅“华夏银行之夜?周末音乐会”的三月份重头戏,昨晚的音乐会以“回顾中国新音乐进程”为主题,既有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等清末民初由上海工部局乐团引进中国的交响乐作品,也有 《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等旧上海繁华时代流行金曲代表作。多次被禁的禁曲《何日君再来》也完整上演,这首歌曾经因谐音“贺日*再来”而被禁,张彤在书中对刘雪庵当年创作这首舞场歌曲的背景做了详尽说明。岛城歌唱家赵小平昨晚登台演绎了 《梅娘曲》、《苦命的秋香》两首歌。音乐会舞台总监、青岛交响乐团连新国团长介绍,这是两首民国时代作品在青岛首次演出,“比如《梅娘曲》,演绎了南洋华侨抗日救国的故事,赵小平用不同的情感角度阐述梅娘失去爱人的痛苦。这首歌在音乐史上有自己的地位,但岛城观众听过的不多,通过这次音乐会,它不再是干枯的史料,还原了本来面目。 ”吕思清友情助阵作为一本音乐史书,《曲终人不见》得到了文化界的高度认可。岛城文化学者李洁表示,“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反思历史,探索真相;从音乐角度来记录时代变迁,这本书是首例。 ”连新国对这本书的音乐价值也颇为认同,“从学术角度讲,这本书的分量很重。它把音乐的创作背景与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由作曲家的人生意义高度来认识音乐,我建议音乐人都看一看”。音乐会上,还演绎了*自的《踏雪寻梅》、冼星海的《*水谣》等合唱作品。青岛籍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的亮相,将音乐会气氛推向高潮。他演绎了 《思乡曲》、《金色的炉台》两首作品。吕思清表示,自己这次是作为张彤的好朋友友情助阵,“今晚是一场很特别的音乐会,我作为一位青岛籍音乐人也欣然参加。我翻看过这本书,在外国音乐人对中国音乐贡献方面它提供了重要史料;我本人也会好好看这本书。 ”应岛城乐迷强烈要求,吕思清还返场了《查尔达什舞曲》、《梁祝》选段两首作品,博得了热烈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