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讲个故事吧!“从前,有一个呼噜声震天的人。”“后来,他单身了……”*此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故事是假的,但痛苦是真的。大部分受呼噜声??之害的人,都是一脸的愤怒???委屈??:
一苦打呼噜的人比自己睡的早??;
一旦雷鸣的呼噜声响起,整个人的神经都像被电钻敲啄,无法放松;
二苦半夜两三点钟被惊醒??;
被惊醒的心脏乱跳不停,翻来覆去再也无法入眠;
三苦呼噜声磨人一晚,第二天还要早起上班??;
早上还要顶着虚弱的神经上班,愤怒、委屈、无奈、劳累甚至无法与人诉说…
在民间的观念里,打呼噜本身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儿,顶多是身边人受点苦。还经常能听到:打呼噜不是病、打呼噜证明我睡得香、睡得沉啊......之类的话。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打呼噜,并不代表着睡眠质量高。反而恰恰是睡眠时身体对自身不适的一种反应。打呼噜,往往代表着你睡觉的时候,呼吸不畅。呼吸时,气流要从口、鼻进入,通过口腔、鼻腔、咽喉等部位进入气管,如果这中间过程中哪一个地方不通畅,都可能发出声响。这种不通畅对于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这些部位存在生理结构本身的异常,然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是是睡眠中相应的软组织松弛塌陷,造成了通气阻碍。所以打呼噜的本质是呼吸道阻力太大,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导致声带震动发出鼾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的疾患,医学界对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上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睡眠本质的进一步认识及传感记录技术的发展,欧洲的医学研究人员才将人们对睡眠呼吸暂停的零星认识进行了总结,逐步揭开了这个“夜间杀手”的面纱。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对该病进行研究。年,医院收治了一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可说是我国才开始涉足睡眠呼吸疾病的诊治。广大的患者甚至相当一部分医务工作者对其还不太了解、不够重视,造成误诊,或忽视了将其作为原发病来治疗。医院里懂得睡眠疾病的医生不多,病人更不会主动因打鼾就诊,常常贻误病情,错失治疗机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常见特点
睡觉时:
(1)鼾声大而不均匀,时而中止,然后像打雷般突然再响;
(2)睡眠不安稳,手脚乱动,身体翻来覆去;
(3)颈向后仰及张口呼吸;
(4)尿频甚至尿失禁。
白天时:
(1)睡醒后仍感到疲倦不堪;
(2)经常嗜睡,可以突然在任何地方打瞌睡;
(3)难以集中精神,记忆力衰退;
(4)心情烦躁,抑郁,性情多变。
此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被人忽视或误诊。因为病人疲倦、烦闷、焦虑抑郁、嗜睡,经常容易被误诊为精神科的疾病。又因为它常常与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癫痫、阳痿等20多种病并发,医生常常只治疗其后面并发的疾病,自然久治不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自我防治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睡眠卫生,可以预防睡眠呼吸暂停。但如果患有此病,也不必惊慌,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减轻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自我缓解症状。
(1)减肥:肥胖的程度与睡眠呼吸暂停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减肥可以有效地减少夜间呼吸暂停次数及夜间睡眠时的低氧血症;
(2)尽量侧卧位睡眠:侧卧位可减轻睡眠时舌后坠,可在睡衣背部缝一个小皮球,有助于强制性保持侧卧的睡姿;
(3)戒烟、酒;
(4)打鼾者尽量避免服用肌松类安眠药或镇静剂。
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
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害性较大,所以如果您发现自己或家人睡眠出现问题,医院就诊。如果怀疑有睡眠呼吸暂停,医生将安排睡眠呼吸的整夜监测。整夜睡眠呼吸监测通常是确诊是否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的重要手段。
目前治疗睡眠呼吸暂停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该方法是将一个小型的空气压缩机通过软管与一个鼻面罩相连接。当患者睡觉时,将面罩戴好并将机器打开,后者送出一个柔和稳定的正压气流通过鼻腔进入咽部,气流的压力强制性地使咽部的软组织不会塌陷,从而保持气道通畅。这个保持气道通畅的气流压力的大小是经过睡眠呼吸监测和压力滴定后由医生决定的。
一些人的睡眠呼吸暂停疾病是由一些原发病引起的,治疗好这些原发病,可以减缓这些病人的睡眠呼吸障碍。肢端肥大症患者,约42.6%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经手术切除垂体瘤或服用抑生长激素药物治疗后,睡眠呼吸障碍可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由鼻部疾患如鼻息肉、鼻中隔弯曲、鼻甲肥大或各种原因鼻炎造成的鼻阻塞,鼻阻力增高的患者,鼻部疾患的治疗亦可明显改善睡眠呼吸障碍。
当然部分患者也可以选择外科手术,但由于上气道阻塞可以发生在多个平面,且受中枢神经作用的影响,能否手术或选用哪种类型手术要经过严格化验检查筛选。
还有一种治疗方式是口腔矫治器,通常是睡眠时佩戴,让下颌前移,使得睡觉时舌后咽腔增大,呼吸也就顺畅了。通常适用于单纯鼾症、轻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尤其是小下颌和/或下颌后缩患者。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