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打呼可能是病,严重或可致命,现在教你优雅 [复制链接]

1#

在普遍的认知里,打鼾是睡得香的表现。甚至让很多不打鼾的人群都以为自己睡眠质量不高,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来证实一下,打鼾并不是睡眠质量高、睡得好的意思,反而是睡眠时身体对自身不适的一种反应。

为什么这么说?

打鼾在医学上称为鼾症,是指患者熟睡后鼾声的响度超过60dB以上,妨碍正常呼吸时的气体交换声。

我们睡觉的时候,身体处于平躺、放松状态,肌肉也是自然松弛的,进而导致扁桃体塌陷、舌根后坠等一系列现象。

而这些现象容易导致气道狭窄或阻塞,当气流通过这些狭窄的呼吸道时会引起周围软组织震颤,形成鼾声。

鼾症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良性鼾症”:呼噜声均匀,且随睡眠体位改变而改变;

“恶性鼾症”:呼噜声很大,而且鼾声是一阵一阵的,打着、打着就不喘气了,过上十几秒甚至几十秒,才又发出一声很大的呼噜声。

如果你是良性鼾症,那么恭喜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来调整改善:

改变睡姿,尽量保持侧卧姿势,避免仰卧。因为侧卧,咽喉部的肌肉会倾向一边,相对来说气道不容易阻塞;

选择合适的枕头,软硬适中,枕头太软容易使脖子后仰,头部和脖子会形成弯曲,从而造成喉部肌肉紧张引起打呼;太硬,脖子容易窝起,也会造成呼吸不畅而打呼;

戒烟,保持鼻咽部呼吸通畅,吸烟会刺激气道粘膜,使气道狭窄的情况更严重;

加强锻炼,减肥。咽部脂肪过多,也容易导致气道塌陷狭窄,“十胖九鼾”是有道理的。

而“恶性鼾症”出现呼吸段时间内停止(≥10S)的现象,被称为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睡眠呼吸疾病主要分为普通的呼吸暂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混合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和微觉醒。

通常呼吸暂停是指,睡眠时口、鼻气流停止达到10秒钟以上;低通气是指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30%,并伴随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4%,持续时间≥10秒。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睡眠疾病。

而睡眠呼吸暂停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造成间接性缺氧、睡眠结构破坏从而引发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多脏器早衰;严重病例可于睡眠中窒息死亡。

根据年美国睡眠医学会判断标准,从年至年,全世界30-69岁OSA患病人数从9.8亿人增长至10.5亿人。预计到年,全球OSA患病人数将增加到11.5亿人左右。根据文献推算,中国OSA患病率最高,其次是美国、巴西和印度;巴基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德国、法国和日本也进入前10名。

根据文献推算,从年至年,中国30-69岁OSA患病人数从1.8亿人上升至1.9亿人。预计到年,中国OSA患病人数将增加到2.1亿人左右。因OSA患病率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且极易引发相关心血管高致死率的并发症,加剧患者疾病负担,随着患病人数的持续增加,患者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意识提升,国内OSA诊断及治疗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而造成OSA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体重过重。如果存在超重或肥胖、颈围过大(男性颈围超过43cm,女性颈围超过40.5cm)、上气道解剖异常(舌体肥大、舌根后坠)等体征时,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可能性越高。

睡眠疾病医疗器械主要包括睡眠设备和耗材。其中,睡眠设备具体分为睡眠监护设备和治疗设备。如睡眠监测仪是用于记录睡眠时各种生理参数,对睡眠障碍、睡眠呼吸紊乱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疾病进行分析和诊断。

如血氧仪,也能为患者监测睡眠期间的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情况,能够让患者了解到睡眠过程中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从而进一步达到及时治疗的目的。

而在众多生产医疗器械的知名企业中,乐普源动一直致力于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旗下最新研发的O2Ring指环式血氧仪获得了国外内的用户认可。

乐普源动在进行产品研发时,会频繁进行血氧临床检测和校验,只为达到更稳定精准的状态,在70%-%血氧饱和度进度测试实验中,乐普血氧仪的精度(Arms)为1.20。

用户通过佩戴O2Ring,可以提前设置血氧阈值,当睡眠时血氧水平低于设置的阈值时,O2Ring会有持续轻微的震动,从而唤醒睡眠中出现呼吸暂停情况的用户,让用户呼吸恢复通畅。

在睡眠中,若有异常血氧戒指会自动开启震动模式,唤醒用户,让呼吸恢复顺畅,避免长期处于低血氧状态。并且O2Ring血氧戒指能够连续记录用户夜间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数据并储存起来,第二天通过蓝牙与手机APP连接,可将储存的数据发送至手机上,生成趋势图,以便用户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的血氧饱和度变化,发现异常数据可发送给医生作为参考。

O2Ring针对睡眠呼吸障碍人群而言还有以下3个优点:

指环式能保证睡眠质量,数据更有意义;

能实现居家检测,医院,改善患者体验;

方便患者多夜检测,数据更真实有效

活动价+叠加满减减30

到手价元

扫描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