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想知道宝宝健不健康,不仅可以通过身高、体重,还可以通过睡觉时的一些表现来判断。
执笔:王筱铭
编辑:刘一之
定稿:苏子后
睡觉本身是一件轻松愉快,让人心情放松的事情,可由于婴幼儿年龄尚小,还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不适,很可能会在睡着时表现出来。
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
案例
敏敏是一位9个月男宝的妈妈,由于是一名新手宝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一些束手无策的事情。
最近就发生了一件很让她费解的事情,那就是宝宝在睡觉后不久,就突然醒来哭闹不止,任凭敏敏怎么哄都没有用,在询问了亲朋好友后,还是没有改善。
于是,她就一医院,医生进行了询问,问是否还伴随有别的行为,敏敏才想起儿子一边哭一边挠耳朵、拍头,医生在听完叙述后,检查了孩子的耳朵,最终诊断为中耳炎,还好来得及时,没有变得很严重。
宝宝睡觉期间有这几个动作,可能暗示他生病了
1、哭闹不止,抓耳朵
如果宝宝在睡着后,突然出现哭闹、挠耳朵的情况,在宝妈进行一番耐心哄睡后还依旧这般,妈妈这时候就需要注意,孩子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或是外耳炎。
由于孩子的耳道与成
在婴儿生病时,处于鼻咽部的病菌就很可能会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部位,从而诱发中耳炎。
在宝宝在患上中耳炎后,会感觉到非常疼痛,稍大一点的娃会说耳朵疼,可如果是婴儿,就会表现出哭闹不止、挠耳朵或是用手打头等行为,耳道还可能会分泌出*色物质,家长最好及时带娃就医治疗。
2、入睡困难
正常情况下,宝宝入睡会很快,且睡眠质量也比较好,但如果他突然出现入睡困难,夜里时常辗转反侧,并伴随着大便干燥、口臭、口干等情况。
那说明孩子有可能消化不良,家长最好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带他们就医,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肠胃方面问题。
3、弓着身子睡觉
睡觉本应该是一件全身心得到放松的事情,如果宝宝在睡觉时弓着身子或是出现捂着肚子的动作。
那家长就需要警示,孩子很可能患有肠炎或痢疾,导致他们的腹部很难受,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解下,父母医院治疗。
4、打呼噜
有些家长觉得宝宝睡觉打呼噜是睡得香的一种表现,可其实并非如此,在医学上认为打鼾属于一种短暂窒息的行为,是由于呼吸不畅所诱发的。
且打鼾频率越高,说明短暂窒息频率越高,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停止会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减少,不仅会威胁到娃的生命健康,久而久之,还可能致使大脑缺氧,进而影响智力发育。
且据研究发现,孩子睡觉时如果经常打鼾,会很容易影响到颌骨发育,长期以往,可能拉低孩子的颜值。
因此,如果家长发现宝宝在睡觉时有打鼾的现象,医院检查,并积极治疗改善。
家长如何护理让宝宝少生病?
1、坚持母乳喂养
据研究发现,在人体的母乳中含有两百多种营养成分,是任何奶粉都无法比拟的,还含有免疫球蛋白,能够被宝宝快速吸收利用,有助于完善免疫系统。
因此,宝妈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孩子生病的次数。
2、保证规律作息
人体在熟睡状态下会产生一种睡眠因子,能有效增加白细胞数量,促使巨噬细胞变得活跃,提升免疫功能。
因此,宝妈一定要帮助宝宝养成规律的作息,让他们的免疫功能变强,这也就能够减少生病的次数。
3、按时接种疫苗
宝妈按时带宝宝接种疫苗,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例如接种乙肝疫苗,就可以有效降低孩子患上乙肝的几率。
4、喂养辅食保证营养均衡
宝宝在6个月后,就会添加辅食,这时就需要家长注意各营养物质和种类的搭配,尤其是钙、铁、锌及微量元素的全面摄入,来帮助增强孩子的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