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讲座第25场特约嘉宾介绍
不知道宝爸宝妈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宝宝明显不舒服,出现指甲长白斑、胃口不好、夜啼、皮肤长白斑、肚子疼等症状,但又不是生病,去医院该挂哪个科都不知道。如果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处理,往往效果不好。这个时候,中医就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所谓上共治未病,在疾病还未完全发展出来时,就提前系统地调理,这正是正真优秀的中医所倡导的。
今晚为大家做讲座的是一位高颜值、优秀的、有爱心的专家。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中医儿科医生。
王静,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深受家长喜爱的中医儿科医生。师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儿科临床应用结合,致力于中医儿科“治未病”的研究实践。
常年担任青岛电视台、山东电视台教育频道、中华美食频道等营养顾问和主讲。多年坚持每周到儿童福利院做医疗志愿服务工作。
★精彩问答环节★
1、积食有什么解决办法?王静医生:积食在中医儿科是单独的一个病叫“积滞”。如果非常严重需要大夫诊治。
家长在家需要注意:
(1)暂时控制饮食甚至禁食,呕吐者予淡盐水频频少量服用,防止脱水;便秘者顺时针摩腹,严重者开塞露外导。
(2)小儿推拿解决积食效果好。
(3)小验方:山楂善消肉食积滞,焦山楂10g研末开水冲服;神曲善消谷麦面食之积;麦芽善消乳积;鸡内金消食力强且能运脾健胃,3—10g研末冲服。
当然,医院就诊。
2、体质弱容易生病如何调理?王静医生:我们今天的讲座就是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判断孩子体质,然后通过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情志疗法、中药疗法、外治法来调理、提高孩子的体质,尽量少生病。
3、睡眠不安的原因及解决办法?王静医生:这个问题主要在小婴儿当中多见,原因很多,中医讲有脾寒、心热、惊恐等原因。除此之外临床上小婴儿也可见于缺钙引起睡眠不安,大一点的幼儿和儿童若有打鼾、张口呼吸等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也可引起睡眠不安。另外,中医讲“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吃得过饱、过晚,临睡前再进食较多食物也可引起睡眠不安,并且这种情况在临床不在少数。
4、消化吸收功能弱王静医生:排除器质性病变,有一类孩子,吃得很多,但就是不长肉。其实,中医上对此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脾约”证,就是胃的腐熟消化能力很强,所以食欲旺盛,但脾的运化吸收能力很差,所以吃了也不长肉。当然,这种情况最好找专业的中医大夫中药治疗调理,另外推拿效果很好。当然,平时饮食中也尽量多食用山药、白扁豆、薏米等健脾的药食两用的食材。
5、便秘怎么办?王静医生: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中医上讲便秘有实秘、虚秘之分。实秘又有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积滞的不同;虚秘又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的区别。所以长期医院大夫诊治。当然,轻度的便秘无其他症状还首先从饮食调整,临床最常见的类型还是肠胃积热引起:适当吃粗粮,多喝水、多吃青菜,菜肉比例7:3,少吃大虾、羊肉等热性食物等,配合推拿调理。
6、6岁女孩,自4月1日开始发烧,39度以上8天,期间验血为病*感染,偶尔咳嗽有痰,拍片显示肺纹理增粗,CT排除肺炎,打吊瓶2天头孢,3天阿奇,不退烧加激素类药物后退烧,过后反复,期间吃头孢12天,吃阿奇3天,红霉素5天,效果不好,最后中医走罐,放血当晚烧退,经过25天的反复就医终于好了,8天后,又烧,发烧一天39.1,退烧后全身出现病*疹吃药蒲地兰+抗过敏(忘记名字)+炉甘石洗剂8天后病*疹消退,4天后再次发烧,1.5天,现在暂时没问题,这样抵抗力差的孩子该如何增强抵抗力?如此抗生素用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如再次发烧该如何处理?
王静医生:小儿感染后脾虚综合征,体质会越来越差。任何的药物都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需要判断轻重缓急,能调理就不吃药,能用中药就不用西药,能口服药解决的就不打吊瓶,这样孩子体质会逐渐好转。另外结合今天讲的,饮食、运动、中药等进行调理。
7、王医生您好,我们孩子5岁经常在吃饭时肚子疼,大约是肚脐周围,请问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孩子偏瘦,谢谢!
王静医生:大多数孩子有一过性的肚脐疼痛,有几种可能。
一、肠痉挛
常见于孩子吃完冷饮,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功能性腹痛中最常见的情况。
二、肠系膜淋巴结炎
比如孩子有呼吸道的炎症,淋巴是一个循环,肚脐周围的淋巴也会有炎症。需要先治疗呼吸道的炎症。
三、生长痛
孩子长个时,正如骨骼生长一样,肠是抻着长,属于自然引起的腹痛。
四、心理因素
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某顿饭菜不和胃口。
8、王医生,女孩子6岁,春季过敏性咳嗽频繁发作,是不是跟脾虚有关,日常生活应注意哪些方面?另外孩子手比较干燥。
王静医生:患过敏性体质的孩子跟肺虚、脾虚、肾虚都有关系。远离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的食物,避免吃海鲜和甜食;发物如羊肉、牛肉;反季食物不能吃,冬季的西瓜不能吃,夏季的西瓜可以吃。减少吃热性和温性水果,如菠萝、芒果、榴莲;蔬菜类,香椿、韭菜、蘑菇菌类等。
9、你好,我小儿子从小口水多,2岁后有1个多月不怎么流了,现在2岁3个月,还是流,尤其感冒流鼻涕时,口水流的特别厉害。去医院检查过口腔没有炎症。
王静医生:如果是孩子出牙时期流口水是正常表现,但是如果孩子牙长齐了,2岁3个月还是流口水,一般认为是脾虚,需要先排除口腔疾患。建议做增强小孩脾胃功能的推拿,饮食上多吃点上药、玉米,白扁豆等增强脾胃功能。
未完待续
收看更多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