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觉打呼噜,真可爱?反差萌?不,可能是孩子的身体在给你发信号。
如果孩子除了睡觉经常打呼噜外,还出现经常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或者反复感冒咳嗽,过敏性鼻炎加重等现象,需要警惕,可能是腺样体肥大引起的。腺样体肥大已经成为3-10岁儿童的常见疾病,它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听力问题,甚至会导致孩子外貌发生变化,危害众多。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腺样体肥大,它有什么危害。
”
01
腺样体是什么?
腺样体其实就是和扁桃体一样,是人体的正常淋巴组织。只是它长在的部位比较深,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2-6岁时为增殖旺盛的时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这是正常的生理性肥大。因感冒、过敏等因素刺激,腺样体会发生病理性增生,即腺样体肥大。
02
腺样体肥大有什么危害?
1、“颜值变低”
腺样体肥大直接阻塞的就是鼻孔后端,最容易出现的症状是鼻塞,在睡觉时为了更好地透气孩子会被迫张口呼吸,但长期张口呼吸会导致颌面骨发育异常,如龅牙、上下牙齿咬合畸形、嘴唇增厚上翘,出现了所谓的“腺样体面容”。要注意,腺样体面容一旦形容,是较难恢复的。
2、听力下降
由于肥大的腺样体会堵塞咽鼓管的咽口或干扰咽鼓管软骨的运动,会造成中耳负压诱发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等问题。如果长时间未改善,会导致发生永久性的听力损失。
3、变笨变矮
肥大的腺样体堵塞了后鼻孔,造成孩子晚上睡觉打呼噜,长期张嘴呼吸,不能吸入足够的氧气。如果严重的缺氧会,对患儿的大脑发育、记忆力和智力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会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
03
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目前关于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主要是常规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常规的保守治疗是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而关于腺样体肥大要不要进行手术一直是争议点。把空间留给专业的耳鼻喉科医生吧,小编就不赘述了。
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甚至是空气质量都容易引起腺样体肥大,家长们在养娃路上需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