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越长越丑的原因找到了,为人父母者必看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有关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相关病例一直在新闻报道上频繁出现,最离奇的当属近日堂主看到的一条——

说是长沙有个赵先生,发现女儿越长越丑,越来越不像高颜值的自己,导致他怀疑女儿是妻子与奸夫所生,医院做了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结果出来,女儿确为赵先生亲生,而她长歪的原因也很快找到了——原来是小儿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口呼吸,引发牙齿不齐,面容变形。

呃……

小儿腺样体肥大的问题近年来开始引发医疗界与家长的重视,这当然不是坏事。

腺样体

?

腺样体过度肥大,会导致部分患儿夜间睡眠时打鼾、憋气,长期缺氧导致发育出现问题,也有部分患儿会出现听力问题,甚至少部分出现上文赵先生女儿一样的“长残”后果。

但是,许多家长甚至医生认为腺样体肥大的话,手术切除便可一了百了,便是入了一个误区。

要知道,腺样体肥大严格意义上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小儿发育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

耳朵、鼻子、气道都有管道与腺样体相通,有医疗文献报道就发现,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与之相关的鼻窦炎、中耳炎,在儿童中的发病率可高达60%—80%。

发病率如此之高,也说明这往往是一种“成长的烦恼”,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疾病。

而确实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来治疗的腺样体肥大病例,在小儿腺样体肥大的临床案例中或许占不到5%。

不好随便一切了之,又不忍孩子睡眠不安,鼻炎中耳炎屡屡发作,更不想孩子长残,那能怎么办?

还是得从孩子的体质上入手。

擅长以中医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固生堂中医师郭强中就表示,他在临床治疗中发现,许多因腺样体肥大而出现病症的孩子,绝大部分本身都存在“肺脾不足”的问题。

肺不足,患儿容易感冒,多汗,易咳嗽,易得中耳炎,易发荨麻疹,日常还经常流鼻涕。

而脾不足,则表现为不爱吃饭,吃不下吃得慢,挑食,不爱吃菜却爱吃肉,不是虚胖就是极度消瘦。

肺脾不足体质不改,就算是手术切除了腺样体,也有因为炎症反复刺激,淋巴组织增生又堵住了鼻腔的病例出现过。

改善

?

要改善孩子肺脾不足的体质,首先要加强他们的运动。

这听起来像老生常谈,但却有许多家长带孩子运动不得法,而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在刚刚过去的夏天,都流行把孩子送去学游泳,儿科也为此多了不少鼻窦炎、中耳炎患儿。

游泳不是能增强体质吗?为何又有这么多孩子因为学游泳而犯病?这便是一种运动不得法而弄巧成拙的情况。

游泳本身是一种能够强壮呼吸道的运动,但是对于肺脾不足的孩子来说,在天气过热或池水过凉的时候下水,阳气不足的他们反而容易遭受风寒侵邪,阳气发散,身体越游越差。

所以,要游泳的话,最好选择在下午3时至6时之间,且时间不宜过长。

另一种较为推荐的运动则是跑步。

然而儿童跑步锻炼也有讲究,成年人有段时间流行夜跑,但儿童却不宜夜跑,在夜间剧烈运动不仅耗阴津,也容易导致睡眠不安。

最好是在早起或下午放学后跑上几圈,5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跑15分钟左右,5岁至8岁的孩子跑20分钟,8岁以上可以跑25分钟乃至半小时。

正确运动坚持一个月以上,阳气流动全身,对肺脾不足体质的改善就能看得出效果了。

第二,日常中要悉心调理孩子的饮食。

日常可多吃健脾的食物,如可用薏米、茨实、茯苓、太子参、西洋参、*参煲汤,姜、辣椒、洋葱等食物也可以适量添加,这些食物都可以为肺增加能量。

入秋之后,将羊肉与姜、花旗参一同烹饪,这道菜肴也对肺脾不足的孩子很有益处。

至于不该吃的食物,如眼下虽然已过秋分,但暑热未消,冰箱里的冰冻食物还很受孩子们欢迎,但这些食物对肺脾不足的孩子来说是大忌,不应该吃。

此外,秋风起,蟹*肥,但螃蟹与贝壳类都是寒湿重的食物,最是伤脾,肺脾不足的孩子们是没有这个口福了。

许多家长喜欢给孩子吃鱼,认为吃鱼能让人聪明。但鱼类尽管没有贝类那么寒湿,也应当只是适当添加,而不应作为主要食品长期给孩子吃。

飞禽走兽可以提供主要的优质蛋白质,鱼虾则应适量。

第三,有些小习惯在生活中坚持下来,也有助于调理孩子肺脾不足的体质:

1

空调

比如天气热,大家都爱开着空调睡觉,但孩子睡着之后,建议空调就要调高至27℃以上了,不应整晚开着凉飕飕的空调盖大被睡觉。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夏天这么多鼻塞、打喷嚏的孩子呢?

2

沐足

沐足对于肺脾不足的孩子也是很好的调养手段。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坚持在睡前让孩子泡会儿澡,或只是泡下脚。

水温以温热为宜,热水也行,艾草与干姜煮的水的水更好,毕竟艾草有通经络的作用。

6岁以下的小朋友可以泡上十几至20分钟,6岁以上再泡久一些也可以。

沐足有助于阳气上行,改善这类孩子的夜间鼻塞、咳嗽甚至打鼾的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3

搓背

睡前给孩子搓搓背。

方法是倒点儿橄榄油在手心搓热,然后双手在孩子背部两侧由上到下轻搓,背脊中间则是由下至上搓。

一为补充阳气,二为促进阳气流动,一样可以让孩子睡个好觉。

本文由郭强中医生指导撰写

医生

?

郭强中

简介

著名小儿耳鼻喉科专家,中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伤寒论》研究专家,研究生教师,广州艾茸中医门诊部主任,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弓乙学派创始人,广东省中医师承教育研究中心师承导师,广东省针灸学会针灸与康复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咽喉嗓音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科普专家。因擅长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被家长们誉为“手术前的最后一根稻草”。

擅长

中医治疗各类小儿呼吸道相关疾病,如:小儿发烧、感冒、反复流涕不止、反复咳嗽不止、反复揉鼻子、反复打喷嚏、鼻塞、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肿大、小儿打鼾、睡觉张嘴呼吸、小儿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小儿中耳炎、耳朵胀痛、耳朵堵塞感、声音嘶哑、喉咙痛、不想吃饭、消化不良、肠胃虚弱、大便不调。

特色

运用中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达到不吃西药、不打针、不手术而治疗疾病的目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