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三伏贴敷并非治百病,切不可盲目跟风 [复制链接]

1#
老年抑郁症的常见表现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aojian/yiyuzheng/8586.html

近年来,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受到大众推崇,“冬病夏治”就是其中一种,而三伏贴敷便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法。

昨日正是入伏的第一天,医院排满了人,都在争先恐后贴三伏贴。

以图为证,是不是很火爆!

什么是三伏贴敷?

三伏贴敷是指在夏季三伏将药物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通过经络气穴直达病处,发挥药物“归经”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增强抗病能力、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目的。

在三伏天,人们的肺脏气血通畅,药物容易深达脏腑,是治疗、调整肺脏疾患的最佳时机。所以在此时进行贴敷治疗最能刺激穴位,使药物更好地循经导入。

三伏贴敷有什么作用?

三伏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这段时间人体阳气最旺,气穴充盈,皮肤松弛,经脉气穴流畅,此时穴位敏感,药物容易被吸收。

三伏天贴敷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不仅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起到“药穴同疗”的作用。

三伏贴敷适用哪些病症?

刚刚说了,三伏贴敷属于冬病夏治,所以这个方法对冬病比较有效。所谓冬病,就是指冬天容易发作或遇寒加重的病症。

而夏治,则是指趁夏季气温高、体内阳气充沛时,采取内服温阳补气之药,外施贴敷、针灸等方法,以鼓舞人体正气,增强抵抗力,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防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冬病夏治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循环、消化、免疫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扁桃体炎、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虚寒性胃病以及夏季畏冷、怕风等症。

三伏贴不能治百病,不可盲目跟风

随着三伏贴越来越走近老百姓,好多地方什么病都用三伏贴,存在明显的滥用,比如很多患有其他疾病的人也跑去贴三伏贴,医院,几乎是来者不拒。

比如有些小诊所吹嘘三伏贴敷可以治百病,无任何刺激或副作用。许多对三伏贴不够了解的人便盲目购买各种形式的三伏贴,想通过此法治疗各种羞涩之病,比如性功能障碍等疾病。

还有一些人尚处于诸如哮喘急性发作期等急症期,医院要求贴三伏贴。然而“冬病夏治”不是治疗慢性病的特效药,不能完全代替其他治疗,有病史者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发病次数,但绝不会根治,所以千万不可过分依赖三伏贴而盲目停止治疗。

专家提醒,三伏贴敷法主要适合阳虚的人,是作用于秋冬春季节容易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病或顽固性病,比如久咳、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鼻渊、鼻鼾、变应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小二体虚易感冒、反复咳喘以及部分骨关节病人等。

虚汗体质的人比较怕冷,常常会觉得手脚冰凉,特别容易在冬季患呼吸系统疾病,这类人比较适合三伏贴敷。

然而,三伏贴不能治百病,不是人人都适合,比如火旺者及热性疾病而言,三伏贴相当于火上浇油。

另外,皮肤有创伤、感染、溃疡、皮肤疾病者、出血性疾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禁忌敷贴。孕妇、糖尿病患者、结核病、艾滋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慎用该疗法。

冬病夏治包含了中医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医院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体的体质和病症的具体表现辨证施用。

温馨小提示:

贴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

敷贴1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

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

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用冷水洗澡,尽量避免游泳等,防止曝晒。

如果贴敷后皮肤出现瘙痒,发红,皮疹,说明有过敏倾向,就不适宜贴敷了。

贴敷期间注意不要食用寒凉肥腻的食物,影响治疗效果。

年三伏时间:

三伏贴头伏:7月17日—7月26日

三伏贴中伏:7月27日—8月5日

三伏贴润中伏:8月6日—8月15日

三伏贴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了解更多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