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振球教学查房
年08月29日,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院高血压科主任余振球教授,应独山县高血压诊疗中心主任、医院副院长李江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陆祖健之邀,来到医院心内科进行教学查房。我跟随学习,分享以下2例病例教授查房的经验体会。
一、从危险因素看心脏疾病
同一水平血压,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越多,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高。下面这位患者虽然经过治疗,但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未控制达标,患心血管疾病是在情理之中。
(一)病例资料
57岁男患者,因“发现血压升高8年,胸闷、双下肢水肿2月”入院。管床医师汇报病例如下:
1、病史
现病史:8年前患者体检发血压高,当时测血压/?mmHg,之前无发热、咽痛,当时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气促、胸痛,无双下肢乏力、水肿等不适,夜尿0-1次,白昼尿3-4次。予“卡托普利片1片每天三次”控制血压,患者不规律服药,监测血压在-/90-mmHg。
5年前患者高血压复诊发现血糖升高(具体数值不详),未重视,未处理,未监测血糖。4医院查血糖仍高(具体数值不详),予“二甲双胍肠溶片1片每天两次”控制血糖,期间自行监测空腹血糖波动在7.0-9.0mmol/l。
2月前患者出现劳力性胸闷、气促,呈胸骨后闷胀感,约手掌大小,呈阵发性,不剧烈,每次发作持续5-10分钟不等,休息后可缓解,伴双下肢水肿,呈凹陷性,初为足背,后逐渐蔓延至膝关节下,感乏力不适,无胸痛、心悸,无咳嗽、咳痰,无畏寒、发热、盗汗,无头晕、头痛及黑朦,无恶心、呕吐等。白昼尿3-4次,夜尿0次,现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高血压原因及控制血压收入我科。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小便如上述,大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45岁前未监测血压、血糖。吸烟史30+年,平均半包每天,饮酒史30+年,平均每天1斤,已戒酒2年。平素口味一般。无打鼾史,无高血压家族史。
2、入院查体
体温:36.7℃,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mmHg。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中度对称性凹陷性水肿。专科检查:卧位血压:左上肢/mmHg,右上肢/mmHg,左下肢/mmHg,右下肢/mmHg;立位1分钟右上肢血压:/mmHg,3分钟右上肢血压:/mmH,5分钟右上肢血压/mmH。
3、辅查
入院随机末梢血糖:8.9mmol/L。
心电图:窦性心律,HR72bpm,T波改变(I、avL、V5、V6)。
心脏超声:左心增大,二尖瓣中度反流,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轻度反流。心包少量积液。左室收缩功能测值降低。(左房内径36mm,右室内径20mm室间隔厚度1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57mm左室后壁厚度12mmEF35%)。
颈部血管超声: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右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软斑)。双侧椎动脉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超声:肝内多发结石,胆囊结石。右肾囊肿。
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
4、目前诊断
1)高血压原因:原发性可能性大
2)2型糖尿病
3)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NYHA分级)
5、治疗方案
厄贝沙坦0.15g每日1次
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0.5g三餐前
呋塞米40mgivst
硝普钠25mg微量泵入
(二)教授查房1、点评病例
余教授听取管床医师汇报病史后点评:
1)这是个优秀的大夫,病史汇报的比较详细,病史也是按照高血压科病例的规范来书写的。
2)一个是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中度反流,这个是需要下诊断的。
3)这个病人的生化结果呢?管床医生回答:因为这个病人入院还不到一天,还在查,结果还有出来。余振球指出,对于重症患者,入院当天就要及时完善这些检查。
2、核实病史
询问病史要详细,也要有的放矢,有主题,有重点的去问。首先确定发病时间,以时间顺序来问,询问患者上学时、当兵体检时、20岁时、30岁、40岁、50岁时是否测过血压,其是否住过院、体检过。
患者回忆起48岁时曾经去广东打工,当时入职体检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血压在/90mmHg,其他的数值回忆不清了。之前无发热、咽痛,当时无不适。2月前患者出现劳力性胸闷、气促,上3楼时出现,休息约20min后可缓解,一直未处理,上述症状逐渐加重,半月前患者进展至上1楼时即可出现胸闷、气促。
3、分析病例1)高血压原因
通过核实病史,患者高血压病程由8年前移1年,至少9年以上。发现高血压同时血脂、血糖都高,就可以考虑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超重或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紊乱,具有3个或以上就可以诊断。代谢综合征实际上就是人体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紊乱的病理状态。这种代谢紊乱,增加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心血管事件患病率和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3倍,发生糖尿病的发生危险是正常人的5倍。患者有这么长的病史,又不加以控制,所以现在冠心病、糖尿病就都发生了。
询问患者发现血压升高时的症状,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未问出来。
2)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等。
3)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
患者要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而且是不稳定型心绞痛,而且患者的病情一直在进展,要警惕恶化性心绞痛。
二尖瓣反流,常见于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比如说高血压性心力衰竭、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都可以引起,由于心脏扩大,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造成反流。②二尖瓣本身的问题,二尖瓣包括瓣叶、瓣环、腱索、乳头肌四个部分,二尖瓣本身结构的改变,也可以造成功能的失调。
这个病人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增大,二尖瓣结构尚在正常范围,所以考虑器质性心脏病,具体是哪一种,还要结合心电图和病史来判断。
余振球问: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的正常值是多少?
管床医生答:男性55mm以内,女性50mm以内。
余振球说:回答正确。一个临床大夫,要学会看心脏超声,不能人家检查做来了,你看不懂,那就不行了。这个病人,他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增大的,室间隔是增厚的,而且左房内径是在正常的高值,这个说明他的左心是增大的,增大的原因可能是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
儿茶酚胺与血管紧张素Ⅱ刺激心肌细胞肥大、高血压等都可以导致。还有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也可以表现为心脏扩大。
虽然心肌细胞在发生营养障碍之后萎缩掉了,但是心肌代偿,出现纤维组织增生,也叫心肌纤维化。肉眼观察,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所以心腔扩张,以左心室明显,一般室间隔是正常的。
心脏虽然体积增加了,重量也增加了,但是功能却明显下降了,表现为EF值明显降低。反复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出现这样的改变是因为心肌细胞具有四种基本特征。
余振球问:是那四种基本特征?
大家沉默,无人回答。
余振球讲解,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四种基本生理特征,这是生理学里的内容,大家不要忘记。
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同属于永久性细胞,损失一个就永久少一个。心肌细胞数量减少,心脏纤维化,实际上就是纤维组织的增生,它的主要成分是成纤维细胞,成纤维可不具有心肌细胞这四种特性。
心肌细胞数量减少了,心肌细胞的功能没有替代的,那么心脏的传导功能、收缩功能就受到影响,心肌细胞损害越重,影响就越大,心脏传导功能变差,就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收缩功能受损,就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余振球问:那么这个病人,是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还是高血压性心脏病?
管床医生答:说不清楚。
余振球说:回答正确。
就是说不清楚。因为缺血性心肌病是排它性诊断,必须要有冠脉造影的结果支持。只有严重的三支病变,中重度的冠脉狭窄才能达到发病的病理基础。还要有明确心脏增大的证据。该患者现在的证据还太少,不能够明确诊断。
余振球问:这个病人冠心病考虑不考虑呀?
大家异口同声回答:考虑。
余振球说:对。
这个病人,高血压、高血糖、吸烟、饮酒,还有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多的冠心病危险因素。而且还有心绞痛的症状。要考虑冠心病。
余振球问:冠心病分几型?
管床医生利落的回答:分5型,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缺血性心肌病型,还有猝死型。
余振球说:正确。
这是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分型。还有一种分型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按冠心病的发病特点和治疗原则的区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慢性冠脉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缺血性心肌病和隐匿型冠心病。一类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这个病人要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级就要用CCS分级(心绞痛严重程度分级):
Ⅰ级一般体力活动(如步行或登楼)不受限,仅在强、快或持续用力时发生心绞痛。
Ⅱ级一般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寒冷或刮风中、精神应激或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心绞痛。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m以上或登楼一层以上受限。
Ⅲ级一般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一般情况下平地步行m内,或登楼一层引起心绞痛。
Ⅳ级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有三种临床表现:
静息型心绞痛:发作于休息时,持续时间通常大于20分钟。
初发劳力型心绞痛:通常在首发症状3月内,轻体力活动可以诱发(程度至少达CCSⅢ级)。
恶化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力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逐渐增强(疼痛更剧烈、时间更长或更频繁,按CCS分级至少增加Ⅰ级水平,程度至少CCSⅢ级)
4、治疗建议
硝普钠是个好药,既可以控制血压,还可以通过扩张动静脉减小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压力负荷),对病人的心衰也有很好的作用,但是这个药经过肾脏代谢,要是肾功能不好,容易发生氰化物中*。
这个病人的高血压有8年,一直没有好好控制,血糖也不好,长期高血压会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现在已经有心脏损害,那肾脏是不是也可以出现损害。所以药是好药,用在这里就不太合适。
应该选用硝酸甘油,即具有上面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改善冠脉供血。使用时间一般要5-7天,要等患者的心衰完全缓解,胃肠道淤血解除才能停止静脉用药,改用口服药物控制。如果过早撤药,表面心衰缓解了,但胃肠道淤血还在,口服药物吸收利用度差,心衰卷土重来。
使用药物要看肾功能,如二甲双胍,血肌酐大于1.5mg/dl(.6mmol/l)或肾小球滤过率小于45ml/(min×1.73m2)就不能用了。可以选择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主要作用在肠道的阿卡波糖。
另外,厄贝沙坦,或者说ACEI及ARB类药物使用时,也要看肾功能,血肌酐大于3mg/dl(mmol/l)或双侧肾动脉狭窄,也不能用。所以肾动脉B超一定要做。
该患者考虑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ABCDE方案就要用好:
A:阿司匹林,ACEI或者ARB;
B:β受体阻滞剂,控制血压;
C:戒烟,调脂;
D:合理饮食,控制血糖;
E:适当运动,健康教育。
该患者要进行GRACE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对于高危的患者要早期介入治疗。
5、总结分析
这位患者的病史清晰明确,是很好的教学病例。先是9年的血压升高,代谢综合征,未控制,逐渐发展出现心脏的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
综合上述,高血压是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处理,接诊患者时首先要确定发病时间,判断病程病因。通往询问高血压的五大症状(高血压本身的症状,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簇的症状,其他疾病的症状),可以做出基础的判断。
这是高血压诊疗规范思维,也是大高血压学科概念指导临床的结果。要以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入结合临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二、看高血压分析心血管疾病余振球教学查房(一)病例资料
55岁女患者,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头昏1天”于入院。管床医师汇报病例如下:
1、病史
现病史:5+年前患者因“背部疼痛”医院测血压-/?mmHg,之前无发热、咽痛,当时感全身乏力,无头昏、头痛,无恶心、呕吐,无心悸、胸闷、气促、胸痛,无双下肢乏力、水肿等不适,夜尿0-1次,白昼尿3-4次。予“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每天两次”控制血压,服药后血压波动在-/80-90mmHg,服药1+年后出现面色潮红、心悸等不良反应,后不规律服药,未监测血压。
1天前出现头昏,为持续性头部昏沉感,卧位时明显,休息未见明显缓解,无明显心悸、胸闷,无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现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高血压原因及控制血压收入我科。病程中可爬3-4楼,无活动后胸痛、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不适。病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小便如上述,大便如常,体重未见明显增减。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50岁前未监测血压、血糖。否认吸烟史、饮酒史。平素口味一般。无打鼾史,有高血压家族史。
2、入院查体
体温:36.7℃,脉搏:7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mmHg。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专科检查:卧位四肢血压:左上肢/mmHg,右上肢/mmHg,左下肢/mmHg,右下肢/mmHg;立位1分钟右上肢血压:/mmHg,3分钟右上肢血压:/mmHg,5分钟右上肢血压/mmHg。
3、辅查
血常规:WBC46.03×10~9/L,RBC3.50×10~12/L,Hbg/L,PLT.00×10~9/L。
血生化:ALT32U/L,AST27U/L,CREA66.3μmol/L,UA.00μmol/L,K3.25mmol/L。TG4.28mmol/L,T-CHO4.47mmol/L,HDL-C1.41mmol/L,LDL-C1.66mmol/L。随机末梢血糖:7.6mmol/L。
甲功五项:未见明显异常。
心电图:窦性心律,HR69bpm。
心脏超声:三尖瓣轻度反流。(左房内径22mm,右室内径21mm室间隔厚度12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8mm左室后壁厚度12mmEF60%)。
颈部血管超声:左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左侧椎动脉走形弯曲,血流速度增快。
腹部超声:脂肪肝。
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正位片未见明显异常。
4、目前诊断
1)高血压急症
2)高血压原因:原发性可能性大
3)血脂异常症
4)低钾血症
5)左侧颈部血管粥样硬化
6)脂肪肝
5、治疗方案
特拉唑嗪2mg睡前1次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每天早上1次
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天晚上1次
氯化钾缓释片1g每天三次
硝酸甘油5mg微量泵入
(二)教授查房1、点评病例
1)先说诊断的问题,高血压急症是指高血压患者在某种诱因的作用下,血压突然升高,一般超过/mmHg,还要伴有进行性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这个病人,我看头颅CT已经做了是好的,也没有心衰、心绞痛,不能诊断高血压急症。
2)但是处理措施时正确的。这个是高血压亚急症,因为他没有靶器官的急性进行性损害,但是处理的方法是和高血压急症一样的,只是这个概念要心中有数。
3)汇报病例尽可能用具体数值,好的、差不多、可等评论性语言最好不要用。
2、核实补充病史
患者回忆起40岁时曾经发现血压升高,具体数值回忆不清了。之前无发热、咽痛,当时无不适。半年来患者出现活动时心悸,无胸闷、胸闷、喘息,仅在劳累时出现,休息约10-20min后可缓解,一直未处理。
3、病情分析
从这个病史看,患者高血压至少15年以上,且血压未控制。所以患者的心悸可以用高血压来解释,也可以用心功能不全来解释。等她的血压降下来,背一个动态心电图来鉴别。
余振球问:这个病人的肾功能怎么样啊?
管床医生答:这个病人的肾功能是好的,血肌酐是正常的。
余振球说:不对,不能单纯用血肌酐来判断肾功能,要算肾小球滤过率。患者血压一直没有控制好,现在血压这么高,颈部B超又有大动脉硬化、斑块形成。下一步就是内脏病变。她的肾脏应该有问题。
管床医生现场计算eGFR是77.38ml/min*1.73m2。
余振球问:这是CKD几期啊?
管床医师回答:CKD2期。
4、治疗建议
现在患者的心脏B超提示室间隔增厚,ACEI我看已经加上了,这很好。
患者有心悸,α受体阻滞剂可以增快心率,建议使用β受体阻滞剂。
患者硝苯地平有不良反应,不代表CCB就不能用。硝苯地平半衰期短,4小时的半衰期,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短,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可以换成氨氯地平。
5、总结分析
这位患者的病史也很明确,至少15年的血压升高,未能控制,逐渐发展成心脏、肾的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一方面是不同原因和疾病所引起的临床表现,同时又作为原因导致心脑肾等重要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既是心血管疾病发作的病因,也是诱因,同时是疾病发作时的表现形式。人作为一个整体,要综合起来诊疗,积极控制血压,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第十二期短期进修学习医院医生李阿龙
独山县高血压分级诊疗培训:让百姓自愿到家乡看病,看好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