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的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在台北访梁实秋故居偶感 [复制链接]

1#

作者简介:刁仁德,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长期任教于上海某工科大学,主讲金融经济学。年起在所谓核心基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被称为论文的文字约80余篇,主编《现代金融词典》(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版),另主编大学教材一部(上海立信出版社版)。后期醉心于经济学随笔的涂鸦,发表文章约百余篇,多刊载于《经济学消息报》、《经济学家茶座》等报刊。年退休,所著学术随笔集《声声入耳的经济学》与《教育的经济学批判》,先后由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

到台湾旅游,造访梁实秋故居,是我近十余年来的一个心愿。今年5月下旬我与内人随团游台湾。6月上旬某日,一早赶到台大,在傅斯年墓园默祭后,便寻访到师大路附近的小巷——云和街梁实秋故居。梁实秋故居是一幢日式建筑,4周围着一个庭院,门旁约2米高的大理石立柱上,竖挂着一块金属板,上书带隶书笔意的“梁实秋先生故居”几个字。

我初闻梁实秋这个名字,是文革前还在中学读书的时候。那时从课本中知道梁先生的另一个名号,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一封号是鲁迅先生所赐,梁实秋的文章却从未见过。因为“走狗”的缘故,梁实秋不仅在北京、青岛与重庆北碚的故居,曾长期无人问津,就连他的书也遭禁。其实梁实秋在上海先后在爱文义路众福里、赫德路安庆坊、爱多亚路弄居住过,大概是因为“爱乌及屋”,与鲁迅在山阴路故居的兴旺相比,无法同日而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段文字:“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于是年建政伊始,梁先生被列入“反动文人”也就不奇怪了。文革结束后不久,大陆大批“右派”获平反摘帽,梁先生“反动文人”与“走狗”的帽子始终未摘。上世记80年代以来,梁先生的散文在大陆陆续出版并受广泛好评,人们终于发现一位真实的、可敬可亲的梁实秋。年11月3日梁先生在台北仙逝,海峡彼岸的朋友、学生纷纷作文悼念,此时“反动文人”、“走狗”的帽子早已不翼而飞。

读梁先生散文最强烈的感受,若用“相见恨晚”四字概括,至少对我而言,无丝毫夸张。作为自由主义一代文学宗师的梁实秋,辛劳笔耕整整一个甲子。除大量散文之外,独力完成莎士比亚全部剧作40册加3卷诗集的翻译,约占38年之久。梁实秋的文字隽永、取材自由、亦庄亦谐、妙趣横生。梁先生下笔无禁区,既写女人善放烟幕的小聪明,写北平小吃如“烤羊肉”、“狮子头”或“拌鸭掌”之类,又写弈棋者从手谈到抱打在地上挖取嘴里的一“车”,写入睡打鼾时的惊天动地,还写麻将桌上“手挥五弦、目送飞鸿”的谈笑用兵……这一切无不令人哑然失笑。抗战时在重庆北碚,《雅舍小品》风靡山城,以至洛阳纸贵。文如其人,这句话用之于梁先生一点不差。梁先生正是一位宅心宽厚、风趣雅致、学贯中西、又深谙美食的雅士。梁先生在哈佛大学时,师从著名人文主义文学评论家白璧德(IrvingBabbitt),由此奠定了他尊重人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